在常态化志愿服务中,我市的志愿服务机构与志愿者们聚焦空巢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士等群体的需求,推出一系列便民举措,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关爱行动”志愿服务——助老“温暖夕阳行动”、关爱儿童“朝阳行动”、帮困助残“阳光行动”……一项项更精准、更专业、更贴心、更便捷的优质服务,让困难群众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大爱。
多元助老服务 传承中华美德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近年来,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广泛、多元开展为老助老志愿服务,帮助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困境老人等解决身边困难。
“我们食堂提供一日两餐,每餐8个菜,每天就餐人数达百余人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食堂会安排志愿者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解决老年人因‘做饭难’而导致的‘吃饭难’‘吃饭愁’问题。”市区和谐公租房小区的居家养老食堂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市结合实际,利用政府闲置资产和依托现有基础好、条件优的养老机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及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场所,合理规划社区长者餐厅,为高龄、失能、失智、独居老人提供助餐、送餐服务,守护老年人美好“食”光的一项做法。
市红心林志愿服务协会实施助老项目已经有近10年,志愿者们通过为老人宣讲一次政策、当一天儿女、整理一次家务、清理一次个人卫生、聊一次天、做一次健康管理的“六个一”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北塔超限检测站志愿者们常常利用节假日到茶元头敬老院开展“青年敬老”志愿服务,为老人送去生活用品,帮老人们整理房间、理发、做健康检查,并和老人们心贴心交谈,叮嘱老人们保重身体。
一次政策传递,一次暖心聊天,一次卫生清洁……点滴小事中拉近与老人之间的距离,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传递了正能量,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关爱困境儿童
爱心助力成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爱困境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5月20日,市人大机关的志愿者们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入户走访双清区渡头桥镇两塘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深入了解他们家庭监护、经济、学业和心理状况,及时解决困境儿童难题,鼓励他们增强生活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市委网信办每季度组织志愿者到资江小学、市第四中学、湘中幼专等学校开展“e心护苗”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起网络防沉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诱惑。
市第二人民医院经常组织志愿者赴市社会福利院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为儿童们送去学习桌椅、课外读物、玩具等,与儿童一起做游戏互动,鼓励孩子们奋勇向前、勇敢面对生活。
大祥区公路管理局志愿服务队每月前往邵阳县黄荆乡大坪村,开展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活动,为孩子们送去文具、书籍、慰问金,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凝聚社会力量,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关爱困境儿童的公益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市志愿服务协会工作人员刘军风说。
关注特殊人群
用爱传递温暖
特殊人群,是我市志愿服务工作中关心帮助的重点之一。
细微之处见真情。为了让广大残疾人士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市各部门从提升残疾人士康复质量、上门办证助残服务、帮扶城乡残疾人士就业创业、提供无障碍环境等多方面发力,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如今,全市形成尊重残疾人士、帮助残疾人士的良好氛围,也为真正实现残疾人士“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注入强大的力量,开创出残疾人士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近年来,市国资委组织志愿者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前往监管企业困难职工家中、富阳村重病户和困难户的家中开展专项帮扶活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经常组织志愿者到乡村振兴联系点、“双联”企业和本单位生活困难职工家中开展“助困帮扶”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重点对乡村振兴驻村帮扶点困难群众、退役军人、困难党员进行慰问送温暖志愿服务,为他们宣传党的惠民政策,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心态、坚定信心,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每年暑期,市住建局都要组织市建筑业协会志愿者到市区工地开展“关爱农民工 夏日送清凉”志愿服务,慰问高温下奋战在一线的务工人员。
市商务局积极发动所属协会开展志愿服务:市电商协会到北塔区西湖桥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志愿服务学雷锋”活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餐饮协会到新邵陈家坊镇冰糖村博奕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以购代捐 以买代帮”的方法,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