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就在各种报刊上看到过萧克寒先生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十分接地气。虽然没有见过他的面,但是知道他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对他除了敬佩还是敬佩。等到我和他见面时,他已是新邵县作协主席了。他不但散文写得好,而且小说也写得非常好!他在鼓励大家精心创作的同时,自己更是带头勤奋写作,先后在《湘江文艺》和《湖南文学》上发表了散文《毛板船的背影》《红丘陵神曲》和小说《谁在呼喊》《只有石头知道》等作品。前不久,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山霞》。
在大多数农村人的观念中,读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山霞》中主人公谭宝山和孙志侯已经到市里读了大学,即意味着已经跳出了农门,但是他们却放弃了城里工作的诱惑,偏偏回到山区,回到家乡创业,令很多乡亲们不解。别人读书是为了留在城市生活,他们却决心立足山区,扎根乡村,干一番自己的事业,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说中的另外一个主人公吴彩霞,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女大学生。她也留恋家乡天龙大界,想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想在天龙大界搞旅游开发,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但是,她不小心陷入了别人精心设计的情感陷阱,最终她挺了过来。他们都是天龙大界的优秀儿女,为了天龙大界的旅游开发,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乡村振兴,振兴乡村,太需要像他们这样有知识有文化,有远见有魄力,有能力有闯劲的年轻大学生了!作家写此书的目的,就是赞扬那些为乡村振兴而贡献自己一切的大学生。
萧克寒先生擅于刻画人物,人物取名也生动有趣。小说每一章的结尾处都留下悬念,读者看了这章,就有想看下一章的欲望。萧先生对梅山文化的研究颇深,小说中有大量文笔描写了湘中梅山地区特有的饮食习惯。这些,都让读者感到真实和亲切。
创作来源于生活。我想小说《山霞》中的谭宝山,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据我了解,有位邵阳学院毕业的姓彭的才子,他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湘中天龙山搞黑山羊养殖。萧先生与这位姓彭的才子是很熟的。我想萧先生小说中的谭宝山,或多或少有彭姓才子的影子。
从主人公谭宝山和吴彩霞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合在一起就成了小说的题目《山霞》,这很有意思。小说中多次写到了天龙大界上杜鹃花的美丽,其实《山霞》就是一朵美丽的杜鹃花,绽放在文艺的百花园中!
(袁胜利,邵阳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