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市本级99家开通门诊统筹业务的医药机构开展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基金使用专项整治,要求相关医药机构限期整改,退缴违规门诊统筹医保基金,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关系到每一位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如何全面筑牢医保基金安全屏障,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
重拳出击 敢于“亮剑”
作为医保基金的监管方,市医疗保障局始终将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维护基金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维护我市门诊统筹基金平稳安全运行的决心要坚定不移。”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唐远伟的话掷地有声,充分彰显了开展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基金使用专项整治,看好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的决心。
早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前,市医疗保障局就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做足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细化检查各项内容,对照“两定”医药机构(即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基础管理、“两定”医药机构普通门诊统筹基金不予支付的情形等检查重点做好人员分工,召开检查业务培训会。
“是否违反诊疗规范过度诊疗、过度检查、分解处方、超量开药、重复开药。”“是否存在支付医保基金管理规定外,未经主管部门许可的诊疗项目、执业范围和经营范围的医疗费用。”“是否在提供购药服务时,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并严格按照处方提供购药服务,上传并留存相应的购药资料。”……带着各项检查标准和内容,检查组兵分4路,对市本级开通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业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开展为期8天的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基金使用专项整治。
每到一家医药机构,检查组严格对照《邵阳市医疗保障局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基金定点医药机构专项整治检查表》,认真排查、详细记录,同时对医保基金监管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等内容进行宣传。
让医保基金监管常态化
“‘进销存’不准确。”“‘进销存’数据上传省医保信息平台不完整、不及时。”“未建立完备的门诊统筹购药档案管理体系。”“未为参保人员建立完备的门诊统筹购药体系。”……专项整治行动结束后,工作人员手上的检查表布满密密麻麻的问题记录。
检查发现,我市大部分医药机构存在门诊管理不规范、门诊康复理疗项目不规范、互联网诊疗管理不规范、超量开药、串换诊疗项目、重复开药、超医保目录限制范围支付药品及诊疗项目等问题,涉及违规使用门诊统筹基金32.3万元。“本次现场检查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我们严格参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做到检查问题定性准确、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检查组工作人员介绍说。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是市医疗保障局加强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基金使用安全监管,切实保障参保患者权益的生动实践。为坚决查处打击医疗保障违法违规行为,实现医保监管常态化,市医疗保障局高度重视,不仅采取飞行检查、实地稽查、交叉检查专项整治等监管稽核方式,严防医保基金“跑冒滴漏”现象发生,与此同时,该局还强化宣传引导,注重加大对查处的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定点医药机构,参保对象自觉知法、守法,共同维护良好的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环境与医疗卫生秩序。
“只有奔着问题去,才能盯着问题改,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将继续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常态化,注重源头防范,不断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水平,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和挪用贪占医保基金的违法行为。”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