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6日

不断优化提升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

——我市倾心打造老年人“家门口”的幸福系列报道之四

邵阳日报记者 王秀丽 通讯员 蒋凤明 夏贵英

“这个床很实用,起身方便多了。我腿脚不方便,工作人员还给我配置了助行器、凳拐,家门口还做了防滑处理和安全提醒,真的很贴心!”11月22日,家住双清区石桥街道白马村的独居失能老人夏奶奶谈起家里适老化改造后的变化,赞不绝口。

我市被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以来,围绕老年人床边、身边及周边需求,不断强化政策创制,优化服务供给,补齐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效能,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庭,切实为老年人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高质量养老服务。

加强保障,压实责任聚合力

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我市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全市“一盘棋”规划,为高质量推进提升行动提供保障。

高位推动抓推进。我市成立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民政、财政、卫健等21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解读方案、部署项目、汇报进度、通报情况、分享经验、破解难题,有效解决基层落实不想、不会、不能的问题,确保任务质量、速度齐头并进。

细化举措求实效。制定《邵阳市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市区在市级方案框架内,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措施,做到“一户一策”精准实施,成立“一户一档”5000余份,生成服务信息29万余条。

强化考核实责任。我市将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纳入市政府“三重点”考核内容,通过“两月一调度”“两月一排名”“两月一奖惩”考核方式,由市政府对进度排名靠后的县市区进行约谈,市政府督查室定期跟踪检查,确保项目快速实施。

紧盯需求,数据赋能强支撑

我市坚持从需求数据入手,科学匹配,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效益最大化。

三级筛查定准对象。按照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便于服务的原则,我市启动县、乡、村三级筛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入户评估,完成65万名老人能力评估,精确筛选需求度最高的1.5万名老人,确定实施名单,确保项目实施对象精准。

规范流程精准服务。我市组织600余名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集中开展专业化培训,确保服务水平。在为老年人提供“一户一策一档案”个性化、定制化、适老化改造服务时,为精准匹配居家需求,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提升服务体验,我市按照服务介绍、科学推荐、老人自选的标准推进服务,形成“老人按需下单、平台就近派单、服务人员接单、满意度回执单”的“四单”服务流程。

用好平台录准数据。我市充分发挥县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作用,指定信息录入专员,由服务供应商对家庭床位建设与上门服务情况精准录入,形成“公司录入、县民政局初核、市民政局复核”的三级审核机制,强化数据监管,确保工作开展与信息填报同步推进。

“我们非常满意,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帮我们解决了居家养老中的诸多不便。”6月15日,市民政局深入双清区石桥街道开展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回头看时,秀峰社区的海英学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感慨地说道。

锚定目标,开拓创新促落地

我市锚定“全国提升行动先进市”目标,积极转变观念,优化激活服务,推动养老惠民工程落实落好。

6月13日,武冈市湾头桥镇龙泉村龙冬瑞老人的家中热闹非凡。当天,“村级关爱老人专员”殷海云带着志愿者,上门来为她提供理发、做饭、搞卫生志愿服务。今年,77岁的她被纳入武冈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对象,享受政府免费提供的助餐、助洁等5项服务。这也是今年我市探索“村级老年人关爱专员+五助(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的一个生动实践。

创新举措优环境。我市制定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十三条措施”,采取建设补贴、品牌补贴、连锁运营补贴等方式,优化养老行业发展环境,积极引进底子深厚、经验丰富的企业参与项目,激活我市养老市场的“一池春水”,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养老服务从“有保障”到“有质量”。

--> 2023-11-26 邵阳日报记者 王秀丽 通讯员 蒋凤明 夏贵英 ——我市倾心打造老年人“家门口”的幸福系列报道之四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4352.html 1 不断优化提升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