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日

小舟撑出碧江水

夏太锋

冬日暖阳慵懒地辉映着静静流淌的资江。江面碧波粼粼,流光溢彩。雾气薄如轻纱,飘飘渺渺。此刻,我倚靠着玉带桥栏杆,极目远眺:江水宛如一条流动的绿色飘带蜿蜒向前,蓝天白云,流水汩汩,波光云影,水天焕彩。水鸟在清流中觅食,鱼虾在礁石间穿梭,鹅鸭在浅滩上欢叫,渔人在深潭边垂钓……耳遇目得,一派天然画卷,可观可品。

倏地,一条小舟映入我的眼帘。舟上一人撑竹篙,一人拿捞兜不停打捞。小舟逆流而上,撑过东塔、农贸市场,驶近了玉带桥。我俯视,只见船舱里堆了大半舱垃圾,散发着阵阵腥味……舟上还有两个半人高的竹篓以及打捞工具。两位清洁工五十开外,戴着斗篷,穿着黄马甲,脸上镌刻着河风掠扫的皱纹。我下到码头,扬了扬手。小舟泊岸,我和他们开始了交谈。年长的叫邓球桂,年轻的叫邓红武,他们的家就在资江河边。

邓红武告诉我,他们2017年10月应聘为清洁工后,两人每天8时开始清理河道,驾着小舟从下游青安堰逆水出发,一人撑篙,一人拿捞兜,在河道中来回穿梭,打捞漂浮在水面的垃圾。船舱满了,就把垃圾装进竹篓,挑着倒进岸边的垃圾箱。每天少则3担,多时达到5担。

这时,远处有一个穿黄马甲的人正在堤岸上俯身捡垃圾。邓红武瞧见我疑惑的眼神,补充说,他叫胡金民,负责清理两岸的垃圾,我们这个工段共有3人,负责从云山大桥至青安堰约4000米河道的清理保洁工作。是呀,正是他们不怕累不怕脏,才有这满江碧水清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武冈师范求学。学校紧靠资江,河边有个青条石码头。每天傍晚,同学们端着脸盆,下到码头洗衣濯足,会水的同学甚至瞒着老师下河游泳。那时资江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望见江底的砂石;资江的水真绿呀,绿得像一块晶莹的翡翠。转眼到了九十年代,我在武师附小任教,每天步行去学校上班时都会经过玉带桥,眼见的是造纸厂排放的红水、制药厂排放的黑水,以及豆腐加工作坊排放的污水等,统统流进了资江。农贸市场的烂菜叶,居民的生活垃圾也纷纷倾倒进河道里。资江水变黑变臭了,鱼虾变少了,人们不再下河洗衣洗菜,不敢下河游泳。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见。武冈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高度重视资江河道的治理工作。2009年11月,武冈市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日平均处理污水量3万立方米。2022年,武冈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日平均处理污水量5万立方米。如今,资江水变清了,变得清澈透明、光彩照人。

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哺育生命,滋养万物。有了河流,大地才有活力,充满生机。如今的资江武冈河段重现了靓丽的容颜,两岸绿树成行,蓊蓊郁郁。塔影、桥洞、高楼、亭台倒映在河水中,就像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一江碧水,日夜欢歌,歌唱绿水青山,歌唱我们的幸福生活。

(夏太锋,武冈人,湖南省作协会员)

--> 2023-11-20 夏太锋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9991.html 1 小舟撑出碧江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