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农贸市场提质升级,商铺门店整齐划一……走进新邵县,目之所及,每一张志愿者的笑脸,每一次斑马线前的礼让,每一次俯首捡起垃圾,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今年是新邵县巩固国家卫生县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简称“巩卫创文”)的关键之年,该县将“巩卫创文”作为“一把手”工程,一并组织实施、一体督查考核,以上率下、高位推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全力打好“巩卫创文”攻坚战。
高位推动 压实责任
为切实实施攻坚行动,新邵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指挥长),县级领导为副组长(副指挥长)的“巩卫创文”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市容秩序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水体(污水)整治等专项小组,由县级领导担任专项小组组长,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巩卫创文”办公室,协调统筹“巩卫创文”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机制。
“我们对照国家卫生县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及操作手册,逐项细化分解测评内容,落实具体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该县“巩卫创文”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县城管执法局、县交警大队、县交通运输局等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分别组建多个专项工作组,对环境卫生、公园广场、农贸市场、文明出行、校园周边环境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进行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邵县“巩卫创文”指挥部每月召开1次专题调度会,“巩卫创文”办公室每周召开例会,总结成绩经验,剖析问题根源,部署安排“巩卫创文”工作。今年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推进会,深入一线,精准了解各级各部门及专项小组工作开展情况,查摆剖析存在的问题,为“巩卫创文”排忧解难。还以“四不两直”方式暗访督查,倒逼各职能部门强力推进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已整改近200个问题。
集中整治 提升颜值
“这几年县城变化巨大。以前我家对门垃圾成堆,现在不仅没有垃圾了,环境还美化了,让人倍感温馨舒适。”家住县城区的孙建国说起近年来的环境变化,脸上满是喜悦。
为了切实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新邵县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上下功夫、补短板,出台了《深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十大重点行动”方案》,大力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十大重点整治行动。近年来,该县从治理环境卫生入手,对主城区主要干道、城市社区、城乡接合部等进行重点治理。围绕城乡环境卫生,对标国家卫生县标准进行全方位整治,掀起环境卫生整治热潮,提升颜值,树立形象。在县城区和建制镇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流动摊贩专项治理,坚决取缔占道经营,劝阻出店经营,拆除违法建筑,规范户外广告。
如今走进新邵县城区,蓝天碧水空气清新,绿树繁花遍地秀色,公路巷道整洁有序……一幕幕赏心悦目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我们这里环境优美、景观丰富、服务贴心,幸福感增强了!”这是越来越多群众的评价。
聚焦民生 造福百姓
“老旧小区改造使我们小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更优雅、更干净、更舒适了。”11月15日一大早,家住新邵八中家属区的李赶元,一边在新安装的健身器材上锻炼,一边高兴地说。
李赶元居住的八中家属区位于县城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原来环境杂乱,下水道严重堵塞,化粪池长期没有清理,垮塌严重。自该县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后,对八中家属区下水道、化粪池进行重新整修,对楼道、管线等进行整理,新划定停车位,新建小型中心花园,增设无障碍设施等。在改造过程中,根据居民需求,还开辟小区绿地,增添健身器材,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运动的乐趣。
在“巩卫创文”工作推进中,新邵县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考量工作成效的重要评价标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切实改善生活环境。近年来,该县对城区13条主次干道、3个广场和2个公园实施提质改造,改造老旧小区13个,完成背街小巷工程项目200余个,改造或新建4个大型农贸市场,新增机动车泊位2500余个,新设200余个非机动车卡位。
同时,该县还以百姓健康为导向,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对县内的餐饮店开展卫生执法检查,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督促各农贸市场每日进行农残检测,活禽市场做好污水管道定期清理消毒及活禽摊位防护;开展“医养服务进社区”活动,提高群众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促进群众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多方面将百姓权益落到实处,增强群众幸福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