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看到了中国作家网推发的周涛(著名作家、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的诗作《植物和动物》,马上将链接发送给他。但他很久没有回复我,可能在休息或散步去了,以前回复较快的,还常把我发给他的一些链接发到朋友圈。
我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周涛更新朋友圈了,他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豪言。他是个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每次参加活动都要图文并茂地发出来,渴望跟朋友交流。读周涛的微信朋友圈是极其愉快的事情,图片和文字充满情趣,片言只语,多有新见,且文采养眼。偶尔跟他聊几句,问个好。我们也曾有过小争论,我说他常否定以前的一些说法。他删过我的微信,但过几天又会加上。他就是一个不按常情往来的老顽童。
我看到,10月下旬以来,周涛有过两次聚餐活动,还饶有兴趣地与士兵们参加了一次翻地大扫除。他最近的一条微信朋友圈是10月28日发的,图配文说:“吕柏送我四只大闸蟹……一壶老酒,半则晕乎了。”从图片看,他在家开了一瓶黄酒,心情较为舒畅。他发出后,似乎并不尽意,又在评论框里写了一首无题绝句:“日色昏沉心不沉,十年黄酒佐蟹新。管它落叶飘零久,我自深秋也初春。”虽是自嘲,表达却十分精准,文采自然新颖。他的文字生命绵长,清新如春。我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周涛好像在作总结。诗贴合我心,随手用笔抄了一遍,还把第三句写为:管它落叶与北风。要是周涛看到,会不会骂人,或删我微信!
我对他10月16日转发的高建群写他的文章《西北边陲的一座奇异山峰》很有兴趣。他在评论框自题:“汉唐马精神,宋明驴脾气……”这是2003年9月,高建群在周涛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这次研讨会,余秋雨、韩作荣等都参加了。《西北军事文学》2004年第1期登载了这次研讨会的相关文字,我收留着这份杂志。高建群是陕西作家,曾在新疆当兵,我在西安部队时与他有过接触。高建群在文章里提到,2002年秋天去新疆,周涛生病住院,他去医院看望,两人进行了热烈讨论。高写到:“只有当进入思辨的情绪时,他才突然会像打盹的狮子一样惊醒,继而怒吼起来。”高建群将这次会面的情况写成《周涛的血压有点高》,发表在《各界》杂志2003年第1期上。我对这篇文章产生了兴趣,马上联系转业在陕西省政协的战友曹峰,请他帮忙找一下这篇文章,拍照发来。曹峰晚上回复说:“安排人找了,没找到……下周到文史馆看看。”
第二天是周六,下午3时许我午睡刚醒,新疆文友赵航发来信息说:“周涛老师今天下午1时30分因心梗去世了。”她跟周涛认识,知道我跟周涛在部队时就开始交往。这肯定不是开玩笑,我紧紧盯着手机屏幕,怎么让自己相信呢?我瘫靠在床头,再把这个讯息一一告知该告知的朋友们,直到天黑了都没有开灯。
曹峰看到我发的信息后,马上打来电话,问我之前是否知道周涛的病情,是因此有意找这篇文章吗?我说不是,一点都不知道。曹峰是我二十多年前同一宿舍的战友,陕西蓝田人,他向我借读过一本周涛的散文集《西部的纹脉》,对其中几篇有不同看法,觉得周涛有偏见,说有机会要跟他辩论辩论,却一直未有找他辩论的机会。
二十年多后,我们已各奔西东,竟还能再一次谈到周涛,寻找关于他的一篇资料,并要想办法不遗余力地找到,却又在第二天共同承受了周涛去世的悲伤。这是什么样情缘和力量使然?有点道不清,但原因在周涛身上。
周涛带给人的是超脱、幽默、风趣,还有豪气和风流。以后还会有吗?会有。他在他最后一首诗里为我们留下了答案:我自深秋也初春。他在读者们心里依然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只有春天才能吸引和慰润渴望远行、焦躁不安的人们的心灵。
(邓跃东,邵阳人,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