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俚语常用来指各人有各人的难处,别人不知道你的为难所在,你也不知道别人的为难所在。
鸡和鸭虽都是家禽,很多时候同处在一个屋檐下,但鸡与鸭没有沟通的语言,难以沟通;更何况鸡和鸭是两类不同的家禽,就更加难以沟通了。人虽然有共同的语言(不同语种可以互译),但人各有志,人各有所难。自己的有些难处是不便于让别人知道的,或别人就是知道了也于事无补,没有告知的必要。
本俚语也从一个方面告诫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隐私,别人不愿意告诉你的事不要追根究底。同时,也正因为如此,人与人相处要多点理解和包容。
“假充”
假充,即装出某种样子。此俚语常用来指某人因生活变好或地位提高后,对原来的亲朋邻里不热心,或装作不认识,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捡个石头打破天”
从地上拾个石头把天打破——这是不可能的事。比喻面对强大的势力,你没有办法与之抗争。天是不可能被打烂的,用天的不可打烂来比喻面对的势力,虽是夸张了,但强调了面对的势力的强大。本俚语往往以反问的形式出现,用以劝慰他人不要与强大的势力作无谓的抗争,委曲前行以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姐姐做鞋,妹妹捡样”
捡样,即照着别人的样子学。此俚语本义指姐姐做过鞋的鞋样,妹妹给留下了,作为自己今后做鞋子的式样。常用来隐喻上行下效的社会环境,大的带头,小的效仿;上级带头,下级跟上。此俚语以小喻大,以具体喻抽象,提醒我们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烂秀才”
武冈把考不上“秀才”,而又放不下读书人架子的人叫“烂秀才”。常用来指那些读书不多,却能说会道、歪点子多的人,或指有学问、但就是考试过不了关的人。
“捞草进牛栏”
只要是草,不论多少、好坏都给它抓进牛栏里。此俚语常用来比喻人胃口好、食量大,只要是可以吃的食物,不论好差,都能吃很多。
牛是食草动物,大部分的草和树叶它都爱吃,而且食量大,新陈代谢快。即使牛栏里草多了,牛吃不完,但这些草经过牛的踩踏以及发酵后,就成了很好的有机肥料。所以,只要是草,不论多少、好坏都可以往牛栏里投放。以“捞草进牛栏”来比喻人的胃口好、食量大,虽有夸张,但确实是再形象不过了。本俚语在使用中一般带有贬义,但又不是谩骂性的那种。在熟人之间使用有一定的诙谐性,有时也带有对别人胃口好的羡慕感。
(许文华,武冈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