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唐颖 通讯员 刘华柱 郑雯) 11月4日,邵阳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成功完成一例腹腔镜下高风险隔疝修补术。
患者刘先生,76岁,反复出现胸闷气促、上腹部不适一月余,曾辗转多家医院就诊,症状无明显缓解。10月29日,刘先生入住该院胃肠外科。刘先生胸腹部CT检查显示,腹腔内横结肠、部分小肠及网膜全部疝入左侧胸腔,压迫心脏及左侧肺部,导致出现胸闷、气促、心悸等症状。
考虑到患者年龄大,病史长,病情重,疝内容物紧贴心脏,粘连致密,手术风险极高,极易损伤心脏及肺脏,该院胃肠外科立即组织医院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CT室等MDT团队,对刘先生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估。患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必须尽早实施手术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由于刘先生膈疝位置特殊,修补疝囊口需用防粘连腹腔镜复合疝修补材料,目前医院没有这种材料,该科立即联系厂家,请求以最快的速度将材料发至医院。11月4日,刘先生接受腹腔镜下隔疝修补术。术中可见疝囊口大约有10厘米×8厘米,横结肠、部分小肠及网膜疝入左侧胸腔,与心脏粘连致密,手术难度巨大。在克服重重困难后,随着防粘连网片的置入,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刘先生恢复良好。
该科主任谢小勇介绍,疝气手术需常规放置修补材料补片,目前已经广泛证实常规补片暴露于肠管浆膜时可与肠管形成粘连,并可能引起肠梗阻、肠坏死、肠瘘等严重并发症。而防粘连补片避开了常规补片的缺点,其成品放入人体后,人体自身组织细胞逐渐长入支架内部,生物补片的材料逐渐被人体降解吸收,这样既修补了缺损,又没有异物存留体内。该院目前随着防粘连补片的引入,对于腹壁切口疝、隔疝、食管裂孔疝等多种疾病治疗有了较大的帮助,实现了在微创技术方面再次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