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1800多名妇女代表肩负着亿万妇女的重托出席大会,决心谱写新时代“半边天”更加绚丽的华章。她们当中,就有来自邵阳的汪大容。
今年42岁的汪大容现任邵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已有17年党龄。扎根临床24年以来,她像三湘大地上的一汪清泉,奉献自己,滋润病友,在一个接一个的平凡日子里,努力成就梦想与荣光。
练 翅
1999年8月,从邵阳卫校毕业的汪大容走上了市中心医院儿科急诊护理岗位。
初出茅庐,汪大容仅用1个月时间,获得了大多数护士需要花3个月才能取得的单独上岗资格;此后,在基本业务“穿刺”技能上,她成为当时医院小有名气的“一针见血80后护士”……
除了苦练护理技能技巧,汪大容还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有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因抵抗力弱,反复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第一次接诊这名患儿,汪大容敏锐地判断患儿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保守治疗缓解症状,等赢得手术机会才能得到痊愈。通过细心照护和深入沟通,她发现患儿家庭经济条件较差,除孩子母亲外,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治疗支持度不高,为此患儿妈妈承受着经济和心理双重负担。汪大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陪伴和照顾这对母女,在医药费用方面予以帮助,还发动其他医护人员踊跃捐款。3年过去,这名患儿终于度过生命最困难时期,赢得了宝贵的手术机会。
2007年11月,汪大容挑起了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的重担。
“汪医生,您还记得我吗?十多年前您对我家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现在他已上大学了,非常感谢您!”在汪大容的日记里,经常有类似的致谢记载。看到一个个病人经过自己细心护理康复出院,汪大容倍感欣慰。
翱 翔
2012年9月至2015年6月,汪大容脱产进入南华大学攻读全日制护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重回市中心医院历练,2019年1月开始担任护理部负责人。
当时,一要适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二要面对患者多元化健康需求的大背景,如何与时俱进建设好医疗护理队伍?汪大容带领护理部一班人,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找准护理服务和学科发展中的短板弱项,从强专科、优服务两个方面,切实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专科护士,创造性开通“护士能级”与“护理岗位层级”相匹配的双螺旋晋升通道,规范并拓宽护士职业发展路径,推行人文护理,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为罹患慢病和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将医院护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推上新的台阶。
身为医院护理部主任,汪大容无微不至地关心关爱团队中的每一名员工。90后护士丽丽(化名)工作状况一直不佳,辗转多个科室工作,仍旧没有改观。汪大容找丽丽促膝谈心,帮助其适应工作流程,调整心态,并与其父母反复沟通。渐渐地,丽丽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能力迅速提高,顺利成为感染科的一名护理骨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0年,汪大容带领护理学科获评“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护理工作先进集体”;2021年,她率领的重症医学中心护理团队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医院获评“湖南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2023年,医院护理学科晋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022年,汪大容获评“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医学学科青年骨干人才”;2023年9月初,当选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涅 槃
2020年至2022年,面对肆虐的新冠疫情,邵阳市中心医院1413名护理人员集体逆行,谱写了一曲“鏖战家园,支援八方”的时代壮歌。
“2020年1月27日,正月初三,我们凌晨5时接到市卫健委组建援鄂医疗队的通知,我在全院护理队伍中发起号召,不到半个小时就收到近400份请战书,其中不乏‘夫妻档’‘母女兵’‘姐妹花’……”汪大容回忆。此后,汪大容护理团队先后数十批次听从上级部署,第一时间奔赴指定地点参与医疗援助。
三年抗击新冠疫情,邵阳本土作战同样艰辛。从2020年1月21日(农历2019年腊月二十七)开始,汪大容坚守抗疫一线两个多月,带领护理同仁们负重前行,用汗水、泪水、爱心、耐心,真实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时代颂歌。正是所有白衣战士的无私付出,在最初那场对百余条生命的抢救中,心肺功能衰竭的85岁老奶奶得救了;极度消瘦、大片白肺的89岁老爷爷脱机拔管了;患有严重抑郁症、持续发热不退的52岁企业家康复了……
虽然回到家时,3岁的女儿对她有点陌生了,但“舍小家为大家”正是汪大容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