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祥公安分局东湖寺派出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以“做实社区警务队,做专案件办理队,做精综合指挥室”为抓手,优化警力配置、改革勤务模式、强化工作举措,不断提升勤务运转效率,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及时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推动基层警务效能的显著提升。
东湖寺派出所成立于1999年,守护着古城宝庆第一门户——火车南站一带区域。辖区面积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流动人口8万余人。该所现有民警19人,辅警18人。
做精综合指挥室,打造基层警务管理中枢
“线索显示该居民疑似正在遭受电信诈骗,请社区警务队立即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劝阻。”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里,值班民警正在调度警力开展反诈劝阻工作,避免辖区群众上当受骗。今年以来,依靠综合警务室的快速研判和精准调度,东湖寺派出所电诈案件预警劝阻见面率达到了100%。
综合指挥室是派出所警务工作的指挥部,按照“一室统全所、一屏览辖区、一体抓落实”的职能,以“一刻不延误”的标准高效运转。依托综合指挥室,强化“扁平化指挥、动态化研判、常态化研判”,健全“情报、指挥、行动、保障、宣传、监督”六位一体的合成高效派出所“情指行”体系,实现勤务运转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被动型”向“主动型”“单一化”向“合成化”的转变。日常工作中,通过平安城市“天眼”,始终保持对辖区所有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路段敏锐的前端感知,通过数据收集、线索轨迹和信息查询比对碰撞,科学分析研判,精准指挥调度,充分发挥派出所“智慧大脑”作用,打造派出所各作战单元全环节“紧密联动、优势互补、快速反应”的工作格局,实现基层警务指挥的高效运转。
做实社区警务队,厚植基层基础建设根基
“太感谢你们了,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辖区居民赵女士对现场救火的民警连连道谢。这是发生在九十亭社区的一幕。社区民警杨小刚带队在社区巡逻时发现某住户窗户有大量白烟,迅速报告综合警务室,及时与户主取得联系,有效阻止了一场火灾的发生。
社区警务队汇聚了基层经验丰富,能做、会做、善做群众工作的社区民警、辅警。他们扎根社区,积极履行治安巡查、巡逻防控、矛调化解、警情处置、安全防范、法制宣传等职责,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工作目标,由以往的“下社区”转变为“在社区”,做到警情就近处置、矛盾就地调处、隐患就地排除、问题就地解答。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社区民警、辅警借助分局“大祥微警”平台实名制添加居民好友,附加地域、身份等相关标签备注,形成一份全面覆盖的辖区群众数字名册。截至目前,东湖寺派出所已通过“大祥微警”添加辖区群众1万余人。通过这份名册,全面畅通警民沟通渠道,强化服务管理,实现基层警民沟通、宣传发动、预警防范的针对性。
做专案件办理队,锤炼过硬“执法尖兵”
“警察同志,谢谢你们,一天不到就把我的电动车找回来了。”失主吴先生向民警连声道谢。原来,吴先生停放在火车南站某酒店附近的电动车被盗。接警后,案件办理队民警立即开展案件侦破工作,经现场勘查、摸排走访,迅速锁定了嫌疑人并将其抓获归案。
案件办理队集中了全所年富力强“办案能手”,按照“专职专司”原则,专门负责辖区刑事治安案件的侦办查处。从案件接处警和受立案开始,案件办理队突出全链条全环节的快接快处、快侦快办、快捕快诉,确保打击有力、查处及时。今年以来,东湖寺派出所刑事拘留106人,行政处罚223人。
“派出所工作任务繁杂,以往民警、辅警分工不精不细,职责不专不准,是粗放式警务模式。如今,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综合警务室架构清晰,职责明确,让民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本领域精耕细作。”提到“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后的工作变化,东湖寺派出所所长姜朝朋如是说。
目前,东湖寺派出所已经形成了“一室”牵引“两队”“两队”支撑“一室”,“两队”之间同频共振的新型警务运行机制。在“两队一室”的警务模式下,东湖寺派出所“主防”效果明显,辖区可防性刑事案件发案数、有效警情数均低于同期平均值,各类案件破案率显著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