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7日

四个发力推动劳动教育落实落地

邵阳日报讯 (记者 李超 通讯员 魏燕娟)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劳动教育如何落实落地?日前,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将从四个方面着力,推动劳动教育的落实落地。

全面落实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普通高中要求修满6学分。职业院校应将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列为公共必修课,总学时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各学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具体承担劳动教育的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制定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分学段分年级,按照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循序渐进设置劳动清单,制定学校学年(或学期)劳动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究,各高校要加强劳动教育理论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编写劳动教育的校本教育资源。

着力加强劳动教育多方面渗透。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精神。各学校要在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食堂劳作、教室环境美化、红领巾监督岗等劳动实践岗位,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

大力推进校外劳动实践教育。中小学生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年级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要将校外劳动实践项目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联合社区、街道、福利院及各类公益场所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加强劳动意识,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各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要结合学生学段、年龄特点和所在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开展规范性、特色类劳动实践课程,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参加劳动。夯实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将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劳动实践和日常劳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开展平时表现评价和学段综合评价,全面客观地将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 2023-11-07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3328.html 1 四个发力推动劳动教育落实落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