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老师,在您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的点滴成长都离不开您。谢谢您!”10月23日清晨,新宁县教育局教研员兰芳接到一通祝福电话,是她曾经辅导过的教师打来的。
三十多年来,兰芳曾在4个学校任教,后调入新宁县教育局教研室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在她推动“教”和“研”的努力下,教研教改已经成为该县各级学校的“特色教育”。她本人也获得了邵阳市骨干教师、芙蓉百岗明星、优秀教研工作者等殊荣。
瑶山飞出“金凤凰”
兰芳出生在新宁县黄金瑶族乡一个偏远闭塞的小村寨。小学班主任兰元英是她的启蒙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时常给同学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兰芳认真聆听,内心被兰元英老师的文学素养和开阔视野所震撼。“从那以后我便暗暗发誓,长大了要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兰芳说道。
15岁那年,兰芳如愿考上武冈师范学校,成为其所在村寨飞出的第一只“金凤凰”。
毕业后,兰芳选择回报家乡,先后被分配到黄金瑶族乡百宝小学、水庙中小、藕塘小学任教。工作中,她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布置作业,并积极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尊重、鼓励、赏识每个孩子,让学生找到自信。她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好,品行端。因教育教学工作表现出色,2006年,兰芳被调入县教育局教研室担任教研员。
高效课堂育新人
在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的十余年间,兰芳主要负责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的教改工作。她成立了新宁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均为来自各乡镇的优秀教师或县属学校的教学骨干。她经常组织大家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名师课例,探讨教学方法,并为工作室成员上示范课。2022年11月,该工作室被定为邵阳市名师网络工作室。
为更好地发挥青年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骨干作用,兰芳把办公地点搬到基层学校,以便于开展培训和教研工作。近五年来,她到校送教送培200余次,教导新入职教师300余人,全县所有乡镇学校都留下她的“课改足迹”。
在全县新入职教师跟岗培训中,兰芳与青年教师一道研讨、磨课,提出了“德育夯基、课改前行、内修专业、外扬个性”的教学模式,并要求所有教师牢记“环节到位、精细讲授、突出内涵、强化外延”的课堂模式。半年后,水庙镇的邓楠老师、飞仙桥乡的周茹芳老师、清江桥乡的李珏林老师均在全县赛课中获一等奖。她们说:“这一切离不开兰老师的指点、开导和鼓励。她是我们教学上的引路人、事业上的榜样。”
率先垂范促教研
兰芳深知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有效、高效的课堂。从2013年起,她一有空就到崀山培英学校蹲点,指导他们进行课程改革。
为了让“老师乐教和善教、学生乐学和善学”,兰芳创造性提出了“智乐课堂”教学模式。该课堂由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六个环节组成,即:乐学智导(学生预习—教师导学)、智乐互动(学生合作—教师参与)、智展乐评(学生展示—教师激励)、乐探智引(学生探究—教师引领)、乐疑智教(学生存疑—教师精讲)、智乐检用(学生达标—教师测评)。为验证这一模式的实际效果,她指导崀山培英课题《智乐课堂模式的创建与实践研究》在省立项、结题,获省教育学会一等奖,并在第五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获三等奖。这一教学模式开始在新宁县多所学校推行和应用。
兰芳还担任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新课程优秀教案》的主编。2022年11月,她在邵阳市小学语文赛课中获特等奖,在全市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2022年12月,她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在湖南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摩活动中被评为省级优质课。2023年4月,兰芳和工作室成员参加邵阳市“做好精品课、用好精品课”活动,获小学语文组两项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