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对我市而言,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既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又是升级垃圾处理体系的重要牵引,更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出路。
市人大代表李峰非常关注我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调研走访发现,我市从2020年推行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存在基础设施不足、分类意识有待加强、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缺乏资金和法制保障等问题。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峰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的建议》,建议指出,要完善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生活垃圾分类“闭环”管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建立更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经费、法制保障机制。
市城管局日前对代表提交的建议作出答复,答复中介绍,我市于2020年印发了《邵阳市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印发了《邵阳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置规范(暂行)》,并先后建立了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和市、区、街道三级联动协调机制。近年来,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制定出台了《邵阳市有害垃圾投放、收集、转移、处置环境污染防治作业规范》《邵阳市2022年有害垃圾管理考核办法》《邵阳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文件。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已基本实现前一阶段分类设施全覆盖、公共机构全覆盖的目标,已建立起较完善的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宣教体系,志愿者人数达18000余名,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活动。此外,为提高工作成效,我市于2022年将垃圾分类工作同时纳入市委绩效考核和市政府“三重点”工作,制定相应考核办法,并定期督查通报,安排考核奖励经费。
市城管局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和“误时投放点”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回收”新模式,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向市人大汇报对接,争取尽早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地方法规,以制度推动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