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俚语指人戴着斗笠,因斗笠的遮挡,旁人对他的相貌看得不完整,戴斗笠的到底是谁或长相如何判断不是很准确。引申为人因为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或影响,不能充分显示其才能。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不能凭一时一事的感觉和印象。
“斗篷岭上的石头——碰不得”
斗篷岭,武冈一座小山,山的形状像斗篷,故得名。这斗篷岭因各向山坡陡而无障,山坡上若有不是“生根石”的石头,只要稍用点力碰动它,它就会沿着山坡往下滚。也就是说,你碰了石头,石头就跟着你来了。本俚语也有说“陡岭上的石头——碰不得”的,意思是一样。比喻某人为人随和,而又重吃食 (或重利),只要有人随便说句邀请的话,他就跟着来吃食或取利了。此俚语往往用以自我调侃。
“豆豉辣子姜”
有个笑话说,从前有一个母亲让其孩子到城里去买豆豉、辣子、生姜,怕孩子记不清,就分别拿了五角、二角、一角不同面额的钱,告诉孩子:这个钱(指五角的)买豆豉,这个钱(指二角的)买辣子,这个钱(指一角的)买生姜。因家离城较远,孩子把钱按母亲给时的顺序拿好,一边走一边念叨:豆豉、辣子、姜,豆豉、辣子、姜。到城郊时,孩子看到一个敲着锣儿耍猴的,就去看了一会儿热闹。再往前走时,钱还是按母亲给时的顺序拿着,但要买什么东西却给忘了。他反复地想,一拍脑门,高兴地说:“不就是钱纸、蜡烛、香(敬神用的线香)吗?”其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后人就用“豆豉辣子姜”或“豆豉辣子姜——钱纸蜡烛香”,用以讽刺那些机械记忆者。
“斗散法”
两人比“法术”,时而说比,时而说不比;比一下,未分胜负又停止,像闹着玩似的。此俚语常用于比喻人对某事不用心、不认真,或没有恒心和毅力;或者说某事物不着边际,不靠谱。
“碓窾里拜年”
碓窾,即石臼。碓窾里拜年,就是指在碓窾里下跪——因空间太小,是难以跪下去的;即便跪下去了也非常别扭,想爬起来都很困难。此俚语常用于比喻住房或办事的场地太小。
“剁倒树捉现老鸹”
老鸹,乌鸦的俗称。老鸹停落在大树上,上树去捉,担心会摔伤或被树枝刮伤,于是就先把树砍倒再捉老鸹。此俚语常用于讽刺、批评那些做事过于谨慎、保守,而又缺乏头脑的人,也用于比喻某些人既想获利又不想承担任何风险。
乌鸦喜欢在人们屋前屋后的大树上停留或筑窝繁衍。但是,要捉到乌鸦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它的窝常筑在树尖上。笨人想出蠢办法:将树剁倒再来捉老鸹。这肯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一开始剁树,乌鸦就被惊飞了。
(许文华,武冈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