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候鸟群经过,大家都打足精神,我们晚上上山,不能给违规捕鸟的人留空子,候鸟迁徙的关键时期,每一次护鸟行动都很重要。”9月22日21时多,天下着蒙蒙细雨,山上雨雾笼罩,73岁的刘惟炳联系完护鸟站负责人,立即叫上新宁县林业局执法队和环保协会的几位志愿者,一起驱车赶往护鸟点。
地处越城岭的新宁县是候鸟过境的“千年鸟道”。每年9月至10月,大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和二级保护动物白鹇、领角鸮等迁徙过境、途经湘桂交界的山林地区,刘惟炳常常坚守山林、丝毫不敢松懈,直至珍稀鸟类安全过境才停歇下来。
记得2016年秋,刘惟炳带领由森林公安部门和志愿者组成的5人小队,曾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护鸟行动”。当时天气晴好,夜空澄澈,刘惟炳的护鸟小队简单整理了防护装备,下午2时许从新宁县城开拔,两天一夜驱车150多公里,又徒步行至护鸟点,途经广西资源全洲、梅溪等乡镇,再辗转新宁麻林瑶族乡黄沙护鸟站、罗源护鸟站与崀山水溪等地,最后在金石镇坪头山村东风水库遇上捕鸟偷猎者。
当时,9盏非法猎捕的大灯将东风水库的山头照得灯火通明,飞鸟哀鸣声此起彼伏,刘惟炳当机立断,示意司机将汽车横停在水库要道位置、熄火熄灯,紧急分工部署,翼状布阵,沿着两侧通往山腰的毛坯路向盗猎分子围拢。刘惟炳心急如焚地爬上山顶,厉声呵斥:“谁在打鸟,抓起来!”森林公安执法队和其他几位志愿者一起亮起手电照向偷猎者。偷猎分子大惊,骑着摩托车便抱头鼠窜、杳无踪迹。
作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斯巴鲁生态保护先进志愿者”、湖南省鸟类保护优秀志愿者,刘惟炳是湖南省首位护鸟行动的倡导者,2009年他组织了崀山首届大学生护鸟营行动,并于2011年在麻林瑶族乡组建了湖南第一个护鸟站。
2011年,刘惟炳从新宁县法院林业审判庭副科级审判员的岗位上退下来。他在溯游夫夷江、巡查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时发现,广西资源资江段水系开办有大量洗选萤石矿,重金属污染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中,导致江水变色、污染严重。看到触目惊心的一幕,刘惟炳内心深感焦虑,于是马不停蹄地返回新宁,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同前往调查取证,7次暗访5处萤石矿污染重灾区,并多次前往资源县委、县政府及环保部门进行协调。
由于资源县相关部门推诿塞责,污染整改协调无果而终。但刘惟炳仍凭着心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满腔热情,持续向华南督查中心提交公益诉讼,向全国人大代表提交意见书,引起全国人大环资委高度关注,并通过国家环保部责成督促,最终从根源上遏制了资江上游非法选洗萤石矿造成的水质污染问题。
“只要动得了就要动,好事做一件是一件。”退休后,刘惟炳乐此不疲,奔波在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路上。历年来,刘惟炳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发现并举报各类污染问题上百次,组织夫夷江垃圾清理上百次,每年到学校开展环保、护鸟知识讲座100多场次,受教育学生达2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护鸟营组织开展护鸟巡查160多次,1300多人次参与。2017年2月,刘惟炳入选“湖南好人榜”,2022年11月,刘惟炳荣获全国“最美民间河湖卫士”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