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谭宇 通讯员 肖斌辉 屈凌芙蓉 陈楚奇) 10月17日7时,新邵县迎光乡顺水村村民彭可爱和她的3位搭档准时出现在狮顺种养合作社香菇基地的大棚里,开始忙碌的一天。不多时,在她们的采摘下,棚外的空筐里便堆满了圆润厚实的香菇,被运往不远处的冷库中,和其它新鲜香菇一起,等待着发往邵阳、隆回、永州等地。
“我们已经在这里做了几年了,基本上都是从每年的8月做到次年4月,每月能挣2000元到3000元。在这里做事很顺心,既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家里。”彭可爱告诉记者,她原来一直在外地打工,自从村里的合作社成立后,她就回到村里上班,平时负责香菇、木耳的采摘和晾晒等工作。
狮顺种养合作社由顺水村村“两委”牵头成立,目前主要生产香菇和木耳。该合作社占地约2.34公顷,共有15个生产大棚约2500平方米,大棚塑料膜和防晒网均可自动升降,并配置自动化浇水系统、晾晒场、烘干房、冷藏库等,基本形成了生产、加工、存储的系统化种植模式。每年可产香菇12.5万公斤,收入达130余万元,能为村集体净增收15万余元,解决村民就业30余人。
顺水村的狮顺种养合作社是迎光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迎光乡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工作重心,把乡村振兴的旗帜插在产业发展的田间地头,通过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拓宽群众致富门路,带领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特色种植等方式稳定增收,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目前,迎光乡除了顺水村的香菇基地外,还有大坻村的舜赐茶,莲塘村、集中村、红岩寨村的稻田养蛙基地。为了帮助这些产业落地,该乡积极协调土地流转,助力相关手续办理,联系技术专家提供技术支持。下一步,迎光乡将继续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积极宣传各项扶持政策,组织农民培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更多更好的产业在迎光乡落地生根、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