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迈向新征程,我们面临文明建设新任务、新挑战,要取得新成果、新作为,必须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系统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以文化人,是指通过创建优异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使人的思想和行为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德重于刑、礼重于法”“里仁为美”,中华文化历来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崇德尚贤……这样的思想和理念,对今天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仍有启示意义。
以文化人,可以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培育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激发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实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宣传和教育效果。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我们更需要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引导人们不断提升道德素养,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运用文化的力量创新宣传思想工作,首先要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思想性和方向性。文化产品的生产,一方面要坚定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着力创造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结合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和市场发展的现实需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其次,要根植悠久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精神财富来培养人、教育人。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要在优秀文化的滋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要注重运用新时代的文化形式。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需要坚持与现代文化形式相结合,使人们在熟知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正确认识和有效把握现代生存方式的转变。比如,网络已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管理,创建安全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常言道“人无德不立”“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首先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之大“德”,要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要把核心价值观与“四德教育”紧密结合,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其次,要大力弘扬传统美德。要以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等为平台,举办宣讲会、观摩会、现场会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文明新风;再次,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力量。要大张旗鼓地推树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团结友爱、孝老爱亲等方面道德模范,并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凡人善举等学习宣传活动,掀起学习榜样、崇尚榜样、争做榜样的热潮。要树立德者有得、德者受尊的鲜明导向,把榜样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转化成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追求和道德行为,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形成道德共识。
要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促进未成年人的道德成长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