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新邵县人民法院寸石法庭注重以“枫桥式”工作法化解婚恋家庭纠纷,灵活使用调解方法,巧用各类资源,提高了婚恋家庭纠纷化解成效。
2020年1月至今,寸石法庭审结婚恋家庭纠纷类案件共441件,其中调解结案244件,撤诉49件,调撤率为65%,判决148件,上诉2件,服判息诉率为98.65%,无一案被上级发回重审或改判,有力地彰显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找准“代言人”
“今天你如不拿出6万元赔偿金,后果可难以预料哦!”“你们想怎么样?来呀……”2023年7月24日,在新邵县人民法院寸石法庭,参加当天开庭的离婚纠纷案件当事人原告吴某与被告谢某,在法庭组织调解时针锋相对,各不相让,且随谢某一同前来的十余亲友言语间也火药味十足。承办法官此时发现原告、被告儿子小谢(已成年)也在现场,决定“化整为零、另树一帜”。于是承办法官将小谢单独叫到办公室,与小谢沟通交流,让小谢认可法庭的调解思路与方案。最后,小谢做法庭调解方案的“代言人”,当众抛出调解方案,使大家均无怨言,心服口服。这是该庭在以“枫桥式工作法”化解婚恋家庭纠纷打好“三张牌”、找准“代言人”的镜头之一。
寸石法庭在处理婚恋家庭纠纷时,注重根据每个案件与当事人的不同特点,找准症结,选对突破口,打好调解工作“三张牌”。一是突出打“健康牌”。对于年龄较大的当事人,该庭突出打“健康牌”,让当事人将身心健康放在重要位置,从有益健康的角度出发多释怀、多理解、多包容,主动打开“心结”,促成婚恋家庭纠纷的化解。二是注重打“感情牌”。对于较为年轻的当事人,该庭注重打“感情牌”,引导他们追忆曾经风雨同舟的过往,将恋情转化为亲情,一笑泯恩怨。三是适时打“责任牌”。对于有未成年小孩的当事人,该庭适时打出“责任牌”,给他们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指导法》中相关规定,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让他们意识到家庭不和对小孩成长成才的影响,主动承担责任义务;对于有成年子女的当事人,引导他们考虑成年子女日后的生活感受,为其创造好的环境,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该庭注重在当事人身边的亲人特别是陪同当事人到法庭的亲友中,找准与当事人关系特殊或讲话“算数”的人,当场与其单独沟通,让其成为法庭现场调解方案的“代言人”,起到“他山之石而攻玉”的效果。
用好“融和剂”
“你们敢判我离婚,我不会放过你们,同时要谢某甲与她父母亲小心……”2023年8月22日,寸石法庭在受理谢某甲与谢某的离婚纠纷立案时,拨通了谢某电话。但谢某在电话中情绪异常激动,并威胁法庭干警和谢某甲。挂掉电话后,该庭当即与谢某所在村的村干部进行联系,告知谢某情况,征求他们意见,并请求他们协助调解。后该庭干警又利用上门送达的时机,找到坪上镇驻该村干部以及该村支书、会计等人,深入了解案件情况,商讨调解方案。后又邀请原、被告双方的村干部一起到法庭,面对面化解矛盾纠纷,使双方解开了心结。最后,谢某不但同意协商离婚,还主动放弃了抚养费,真心诚意地为身患疾病的谢某甲日后生活解负,使该案和谐结案。
近几年,寸石法庭在处理婚恋家庭纠纷矛盾时,注重发挥当事人所在单位和居委会、村委会“三调联动”的优势,特别是根据当事人所在的居委会、村委会对当事人情况较熟悉,做当事人调解工作、思想工作可以日常化、生活化等特点,利用平时送达、调查取证、上门调解、巡回开庭以及“送法进村进社区”等时机,广开渠道、见缝插针地同上述单位及社团组织的干部与负责人沟通交流,积极寻求他们的配合支持,协同化解矛盾纠纷。2020年至今,该庭通过邀请上述单位与组织,配合与参与化解婚恋家庭纠纷案共50余起。
找到“助推器”
寸石法庭负责寸石、潭溪、坪上三个乡镇的一审民事案件,所受理婚恋家庭纠纷案件的当事人绝大多数是当地农民。由于文化程度、认知水平等局限,这些当事人容易出现偏激看法与斗气情绪,使矛盾纠纷的调解陷入僵局。但这些人对自己的社会关系人,特别是对在当地政府部门上班或在社会上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有较强的信任感和依赖度。故该庭在处理婚恋家庭纠纷案件时,注重让当事人的社会关系人成为化解婚恋家庭纠纷的“助推器”。在受理此类案件,该庭干警注重和当事人双方聊家常,从中获取当事人主要社会关系人的信息,并与其取得联系,同其沟通交流,争取他们的理解、配合与支持。
2023年6月5日,该庭受理了原告张某诉被告王某离婚纠纷一案。在立案时,该庭干警了解到王某有一名叫王某山的亲戚在该县交警队上班。在送达该案文书时,法庭干警与王某深入拉家常,感觉到王某对王某山信任度、依赖度较高。后该庭通过交警队办公室查到王某山的联系方式,多次与王某山联系沟通,获得其对法庭调解方案的认可,并配合做王某的调解工作,促成了张某与王某离婚纠纷案的调解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