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我第一次坐飞机,完全是被迫无奈之举。
那是1960年2月的一天,我离开了工作生活将近6年的陕北绥德,起程回家乡湖南工作。那一天,我买了绥德至西安的汽车通票。我们坐的不是宽敞、舒适的大轿车,而是用大卡车改装成的所谓客车。车的两边摆放着两条长凳,便是乘客的坐位。车况不佳,路况更是令人担忧。路面坎坷不平,车子跑起来颠簸得十分厉害。一路上尘土飞扬,夹杂着刺鼻的汽油味,加上早春的陕北寒风凛冽,此时我的身体很快出现严重不适。我晕车了,晕得很厉害,肠胃如翻江倒海,呕吐不止。好在经过两三个钟头的折腾,车子终于到达了延安。此时我迫不及待下了车,毅然决然放弃了那张汽车通票。我多么希望我能改乘火车,可当时延安至西安还没有通火车。我别无选择,只有改乘飞机这一招。于是我花了22元(相当于我当时的半个月工资),买了延安至西安的飞机票,就这样,也算是阴差阳错平生第一次坐上了飞机。
延安机场不大,我们坐的那架飞机很小,只能坐10多个人。登机后,我难免有些紧张。飞机飞离跑道升空时,忽上忽下、忽高忽低,我的心也跟着忐忑起来。尔后飞机在飞上300多米高度后,便一直向前飞行。我倚在飞机门边,俯瞰大地,一切尽收眼底。正如当年一些小学教科书上描绘的那样,房屋如鸡棚,行人如蚂蚁,山峦河流,田园阡陌,星罗棋布。我似乎在欣赏着一幅壮美的田园山水画。
飞机大约飞了一个多小时,在不知不觉中降落在西安机场。
(李化球,邵阳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