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黄剑锋 通讯员 黄姜) 10月1日,洞口县醪田镇凫扬村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黄氏后人共3000余人欢聚一堂,参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氏宗祠维修竣工庆典,感受宗祠文化的独特魅力。
洞口县宗祠文化建筑群源于宋代,盛于明清,鼎盛时期的祠堂数量达三百多座,目前保存下来的古宗祠仍有一百多座。洞口被誉为“中国宗祠文化之都”,其中有14座古宗祠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不少海内外人士前来寻根问祖、观光旅游。
醪田镇凫扬村黄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是黄氏后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宗祠建筑面积1458平方米,分大门、戏楼、看戏坪、中堂、祖先堂、两侧厢房和耳房,牌门高大壮美、厚重古朴,融入了西洋建筑元素,门额和楹联题字均为清末书法家黄自元手书,石雕柱础造型各异、图案精美、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艺术和旅游观赏价值。2013年3月,黄氏宗祠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文物部门和黄氏后人多方筹措、精心组织,对黃氏宗祠的门楼、戏楼、厢房、壁画等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古老的宗祠焕然一新、熠熠生辉,成为洞口县宗祠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