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9月举行的第20届中国心脏大会公布的数据,我国部分地区冠心病死亡率在下降,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专家建议从控制高血压、管理日常压力等入手,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给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压。
风险减压:加强针对性防治
全国每5例疾病死亡中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呼吁,聚焦“以防为主,防治并重”,进一步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拐点早日出现。
控制血压:预防“三高”做在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孙宁玲表示,相当一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血压控制不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应当加大科普力度,提高公众知晓率,同时规范血压测量并合理用药。
对一些风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不仅能够预防或推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能够和药物治疗协同作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复发。
葛均波表示,我国“三高”患者总量多,应全面倡导“三高”共管,建立起心血管疾病与代谢病共同管理模式和管理意识。
管理压力:良好生活方式打基础
专家介绍,通过健康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睡眠和心态,能减轻心脏负担,加上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将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师杜明昭表示,长期高压力状态会显著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压力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心脏病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