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9日

陪 读

易祥茸

孙子出生后不久,我就退休了。除了第一个月请了月嫂外,其余就是我和妻子担当起保姆的责任。儿子、儿媳都是工作非常负责的人,单位实在是离不开他们。但他们知道,有我们老两口在,小孩子的吃喝拉撒乃至文化教育就绝对不是问题。

从此,我和妻子大致分工:妻子主要负责生活方面,我则负责教育方面,理所当然地当起了孙子的陪读。

我知道,我就是一个平凡人,估计孙子也不是神童。所以,我没有给孙子制订一个开发“超智力”的“识字计划”,而是一切顺其自然。从孙子牙牙学语开始,我们抱不动,就用童车推着他逛超市,逛农贸市场,但也不忘让他去书店看看——推着他在书店一排排的书架间来回走动,不时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让他对五颜六色的封面有一个色彩的感知。看得多了,有时孙子会用肉嘟嘟的手在书上指指点点,甚至还咿咿呀呀,仿佛是在书上看懂了什么。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启蒙教育的开始。

推着童车回到我住的学校,妻子要回家做饭,我却不马上回去,而是推着孙子在学校路旁的各个宣传栏边转悠,看看彩图。有时也情不自禁读一读上面的文章,不求他听懂,只希望他对这样的文化环境有一个初步感知。然后,趁着上午学校图书馆人少的机会,我们爷孙两个去那里坐一坐。那幽静的环境,那里人们认真读书的态度,我想,孙子一定是会受到感染的。

孙子读小学了。每天放学我去接他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个大型书店,一路上他不像有些孩子那样嚷着要买这样那样的零食,但一定要去书店看至少半个小时的书。我同意了,毕竟“腹有诗书气自华”,喜欢书是一件好事啊。为了鼓励他读书,我有时或买一个烤饼,或一个棒棒糖,让他边吃边看——有人笑我是让孙子物质和精神的享受两不耽误。

有一天,孙子正坐在书店的柜台旁津津有味地看书。我一时内急,就和孙子说了声,爷爷出去有点事,过一会儿就回来,你不要乱跑。孙子眼睛盯着书,“嗯嗯”两声,心不在焉地答应了。我从公共厕所回来时,只在半途中碰到一个老同事,随便聊了几句。再回到书店的时候,柜台旁边已经没有孙子的身影。我不着急,心想就这么十多二十分钟的时间,他不可能跑到哪里去。于是,一边叫着孙儿的名字,一边寻找起来。但是,喊,没有人应答;找遍书店,不见孙儿人影,我急了。在书店周围又急急忙忙找了一遍,还是一无所获。于是赶紧打电话给儿子:“你儿子丢了,赶快来找!”打完电话,我又仔细回想一下:他会到哪里去呢?猛然想起,我曾经带他到红旗路新华书店去过,是不是到新华书店去了?来不及多想,拔腿就往新华书店跑。

快到红旗路了,儿子打来电话说找到了。我如释重负,一边抹汗,一边喘着粗气回到原来的书店。原来是孙子在柜台旁看书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多,觉得不安静,于是就干脆躲进柜台里面靠窗子边的一个角落里,前有射进的阳光,后有柜台及板壁遮挡行人,非常安静,确实是个读书的好去处。当儿子去询问售货员的时候,售货员往柜台里一指:“诺,你看那个是不是?”儿子立刻从柜台的隔板里钻进去,抚摸着孩子的脑袋,孩子竟毫不理会。他正捧着一本《童话故事》,或许是书里某个情节感动了他,正在“哧哧”发笑呢!

以后,进书店成为了孙子的习惯。我们去旅游,在北京,我们去过天安门、爬过八达岭长城,但他仍然坚持要去王府井书店;去上海,我们去外滩、去东方明珠,但他还坚持要去朵云书院,光去看看还不行,还要抱回一大摞一大摞的“战利品”。

孙子读高中了,我这个“陪读”的作用可以稍微削弱一点了,但大方向还是要把握一下的。入学不久,学校建议他竞选校团委副书记。他来征求我的意见。我说,你读高中了,许多主意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去拿。选举结果出来了,孙子成了学校广播站站长。我问他竞选站长的缘由。他说,站长每天要从报纸杂志和来稿中选出广播文章,能够提高归纳和选编的能力;好的稿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有些稿件需要修改,可以提高纠错和写作能力。我还有什么说的呢?当选什么职位不重要,关键是他已经学会思考、学会把提高“能力”放在人生的重要位置上了。

三年后,孙子考上了一所全国有名的重点大学,我不知道是不是中间也有我的“陪读”的一份功劳。

(易祥茸,邵阳市二中退休教师)

--> 2023-10-09 易祥茸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1958.html 1 陪 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