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旅游观光、游山玩水、感受各地风情民俗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旅游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业态、新增长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势头强劲向好。
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市旅游业承压前行,举办了首届文旅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首届旅游发展大会、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等,仍然实现旅游总收入340.5亿元,接待旅游总人数2950.6万人次,成绩已然相当不错。
经济要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大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要做好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同时还要特别重视文化的特殊作用,努力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文化为旅游赋能、加持,让文化为旅游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旅游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同样,发展旅游业,我们一定要看到文化的力量,相信文化的力量,将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用文化来包装旅游,用文化给旅游赋能,提升旅游的价值。
因此,发展邵阳旅游业,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提振发展信心。邵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从白善春秋筑城开始,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邵阳所辖武冈市也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不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以崀山、南山、云山等为代表的名山,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宝庆竹刻、蓝印花布、花瑶挑花、邵阳布袋戏、滩头年画、湖南祁剧、邵阳花鼓戏等民俗艺术,有绥宁“四月八姑娘节”、城步“六月六山歌节”、隆回七月初“讨僚皈”等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有武冈卤菜、宝庆猪血丸子、洞口蜜橘、城步油茶、高平水酒、坪上牛肚、龙山腊肉、邵东黄花菜等为代表的“邵阳红”品牌农产品,有胡曾、魏源、蔡锷、魏光焘、贺绿汀、吕振羽、袁国平、袁也烈、姚喆等历史文化名人等等。只要我们努力发掘、整理、传播,就一定能在旅游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让文化为旅游赋能、加持,助推旅游大发展,需要我们加大对邵阳本土文化艺术的挖掘与研究,引领一批优秀作家、文艺家创作与旅游相关的文艺作品,创作关于景点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吸引游客。要重视旅游策划,推介旅游产品,开发新景点,加大宣传力度。要丰富反映邵阳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馆藏文物,彰显文化底蕴。要全方位、全景式、多角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展示奇美山水、魅力邵阳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物人情,提高文化品位。
(作者系邵阳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