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6日

企业走进“云端” 主动适应市场 补上“信息断桥” 畅通产业链条

“智赋万企”为企业插上腾飞双翼

邵阳日报记者 朱杰 刘波 通讯员 刘剑 王桃容

我市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如何把握好“数字经济”时代机遇,推动数字技术驱动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是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大背景下,全省“智赋万企”行动为“答题”提供了现实教材。我市抢抓机遇,紧扣全省“智赋万企”行动目标要求,结合邵阳实际,以“智赋万企”行动为抓手,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特别是邵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收益颇丰、受益不浅,“智赋万企”行动得到广大企业拥护和支持。

“智赋万企”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破局赋能

企业好不好,效益说了算。

在邵东市,去年出口打火机共35.2亿个,占同期全国打火机出口总量50.1%,稳居全国第一。但其极致的成本更令人感到惊艳——价格为1元的打火机20年不涨价,打火机企业却越来越有“赚头”,堪称奇迹。

单价1元,可见打火机利润之薄。要想维持低价且利润不减,在原材料价格、用工逐年上涨的情况下,必须要让打火机的产能提上来,让人工成本降下去。走进世界最大的打火机制造商——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这里打火机日产量超1000万个。而数年前,日产量却只有100万个。这是企业对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结果。近年来,东亿电气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用于研发、更新自动化设备。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出自有品牌,东亿电气去年出口量比上年增长20%,企业效益更上一层楼。

邵东市依托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为更多打火机企业提供专业化数字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完成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实现降本增效,将一个打火机的人力成本从0.1元降至0.01元,成就了邵东打火机的极致成本,打造出了年产值近200亿元的打火机产业,挺起了邵东乃至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面对利润之困,邵东打火机产业以转型升级破题,推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打火机产业的成功实践,为我市轻工、小五金甚至农副产品等产业发展,打开了思路,提供了借鉴。

“智赋万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动力”

政策好不好,企业说了算。

湖南万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脉医疗)是邵阳经开区的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创新型企业。“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推动数字化转型,我们受益良多!”该公司总经理刘哲深有感触。

作为医疗器械领域企业,万脉医疗创办后,前期潜心做产品研发,对于市场拓展和数字化转型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甚至对数字化转型和其他很多企业一样,存在“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实际困难。

而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如果企业赶不上这班“数字高铁”,将会错失重大发展机遇。针对企业实际,近年来,市工信局通过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三送三解三优”等助企行动,以大量的调研、走访和座谈,将政策和措施送到企业一线,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上,实施“一企一策”落实帮扶。特别是开展“智赋万企”行动以来,在该局的大力支持下,万脉医疗进一步认清了发展形势,鼓足了信心和勇气,全面加快“上云上平台”步伐。进入平台后,公司获得大量市场需求信息,同时公司的形象和产品也被上下游产业链市场企业所关注和认可。通过平台信息的对称,该公司订单更多了,合作伙伴更多了,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完备了,今年实现出口呼吸机、睡眠监测仪上万台,出口金额超过2000万元,并获得湖南省“上云上平台”标杆企业荣誉称号。

万脉医疗是“智赋万企”行动中受益企业的一个缩影。

产业跑得快,行业车头带。政府引领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助力”,引入数字化企业进入市场,成功的转型实践会更好激活整个市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数字经济”的“内生动力”。我市在近年来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对引入数字化企业给予了更多政策支持。邵阳经开区的湖南富兰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级“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省级制造业转型“三化”重点项目,并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该公司数字化程度较高,车间关键工位全部实现智能化控制,使得车间管理成本降低60%,任务响应时效提升45%,整体管理水准迈上新台阶。引入该公司进入邵阳园区后,数字化工厂建设令园区企业耳目一新,且公司数字化升级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本效益,为园区更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吃下了又一颗市场“定心丸”。

通过政策的引领、市场的带动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截至目前,邵阳电信、邵阳移动、邵阳联通以及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云服务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的工业企业达2210家,2023年新增521家规上企业“上平台”。

我市在推进“智赋万企”行动过程中,注重顶层设计、基础夯实和成果运用,智能化底座日趋坚实,智能化供给不断增强,智能化应用有序拓展,云服务支撑有力有效。目前,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7785个,总量居全省第5;发展千兆光网88451户,建成4个中小型数据中心,现有672个标准机架,存储能力为84Pb,算力为22PF,城域网出口带宽提升到5.15Tbps。其中,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入选2023年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供给资源池服务机构,邵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盛智能装备、潇龙机械、宁庆航空、鸿展自动化等入选湖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下一步,我市将紧紧围绕全省“智赋万企”行动推进大会会议精神、省政府“智赋万企”行动方案和《邵阳市“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聚焦“三大关键五大支撑”(加快关键设施建设、打造关键服务平台、开展关键试点示范;夯实“三力”支撑、夯实“校院企”支撑、夯实“三链”支撑、夯实政策支撑、夯实人才支撑),突出做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服务体系构建以及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打造等重点工作。

--> 2023-09-26 邵阳日报记者 朱杰 刘波 通讯员 刘剑 王桃容 企业走进“云端” 主动适应市场 补上“信息断桥” 畅通产业链条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1677.html 1 “智赋万企”为企业插上腾飞双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