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绿意盎然,繁花似锦。穿行于北塔区,只见车辆停放整齐划一,路面交通顺畅无阻,背街小巷焕然一新,市容管理规范有序,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北塔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北塔区城管执法局将城市精细化管理摆在突出位置,以创文、“爱卫”工作为抓手,重拳治理“牛皮癣”小广告、违规户外广告以及交通秩序等,全力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品质,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除城市“牛皮癣”
走进北塔区状元府邸小区,路面平坦干净、楼内整洁明亮,多年顽固的“墙体小广告”不见了踪影,文明宣传标语醒目可见。“近段时间,小广告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小区环境清爽了不少!”谈起自家小区的变化,居住多年的陈女士深有感触。
而在此前,乱贴乱印的小广告泛滥,内容五花八门,周边居民常有抱怨。“贴了铲、铲了贴,有的已经残损,被人试图撕掉,但贴得太紧又没法完整撕下,全是张贴的痕迹,十分难看。”在陈女士看来,这些可恶的“牛皮癣”弄花了城市的“脸”。
“小广告无处不在。”陈女士坦言,“楼梯间、电线盒、排水管、门把手等位置是‘重灾区’,有的中介机构甚至还将租售广告贴到了十几米高的墙上。”
为此,一场“牛皮癣”专项整治行动在北塔区迅速铺开。
在整治行动中,北塔区城管执法局细化分工,组织工作人员采取定点巡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重点对居民楼栋、公共设施、宣传栏、沿街墙面、电线杆等处的“牛皮癣”小广告进行集中清理,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同时督促沿街商户、小区物业主动清理“牛皮癣”小广告。对于随意张贴、喷涂非法小广告的行为人,责令限期清除干净;逾期不主动接受处理的,依法进行处罚。3月份以来,该局共查处乱张贴小广告行为43起,清理违规小广告3173处。
刷亮城市“天际线”
残缺的招牌布幔清除了,违规设置的墙面广告消失了、临街店面的广告牌匾整齐了……如今,走进市区西湖北路,道路两侧的户外广告规范有序,与街景完美融为一体,美观大方。
“以前这里的广告牌五花八门,整条街看起来都是乱糟糟的。真是没想到,只是换了些广告牌,整个街道跟换了新装一样。”店主王女士笑着说,“街上的一些招牌陈旧破损,颜色都褪了,改造之后‘靓’多了。”
户外广告是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不仅会影响城市环境,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北塔区城管执法局通过大力整治户外广告,规范户外广告设置管理,保护了居民的人身安全,营造了良好的“视觉环境”,提升了城市环境品质。
该局一方面对辖区户外广告设施开展全面排查,对破损和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设施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辖区内各沿街商铺户外招牌,对新设置的户外招牌进行登记,规定招牌尺寸大小,从而达到整齐美观的目的。
“包”出城市新面貌
“好兄弟,你来了,吃饭没?”每次当北塔城管执法人员查看西湖广场附近临街商铺环境秩序时,少数民族小伙阿布力克木·巴柯尔总会热情地上前打个招呼。
“店铺门前干干净净,好样的。最近生意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近年来,北塔区城管执法局坚持“人民城管、城管为民”理念,在兼顾业主感情的同时解决了多年不好管、不想管、放任自流的“门前三包”等老大难问题,通过做深做实服务和消除矛盾,聚力民族团结发展。
为此,该局全面摸排辖区内门店和摊贩,详细掌握情况,主动向业主宣传解释城区经商相关要求。针对少数民族业主比较集中的路段,确定一名政治素质较高的业主作为“联系人”,以此加强与少数民族摊贩的沟通。同时,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利用主题党日和“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等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门前三包’制度不是城管部门的‘独奏曲’,只有充分征求各方意见,才能更好地推动制度的执行。”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加大文明执法力度,做到规范管理、服务优先,通过建立健全责任落实问题的发现、上报、解决、反馈等机制,进一步调动积极性,让广大群众从“配合者”真正成为“参与者”。
疏通城市“毛细血管”
背街小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触及城市每一个角落,其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面貌和百姓的幸福指数。停车泊位供需失衡、道路交通负荷沉重、区域性时段停车矛盾突出等一直是北塔区背街小巷治理之困,这一点,在农贸市场尤为突出。
自背街小巷违规停放执法事项归入城管执法部门权限以来,北塔区城管执法局积极探索、多管齐下,以农贸市场为重点,巧治道路交通微循环。
为此,该局召开专门调度会、现场会,按照“引导教育+贴单处罚+锁车拖车”三步工作法,形成严查、严管、严罚的高压态势。
“治理乱停乱放,一方面在于规范秩序,另一方面在于围绕停车资源做增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停车难题。”北塔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停车资源共享和停车深度治理的有效举措,最大限度挖掘停车资源,缓解停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