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激发兴趣、宽严并济。”这是市十中教师申腾波的教育理念。28年来,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她始终坚信: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五音难成六律”,在班主任工作中,申腾波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她在平凡、普通中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把握学生的个性,使其发扬长处。同时,在班级成立一对一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乐观、进取、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对待班级调皮捣蛋、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申腾波用鼓励和表扬代替了责备和批评,用谈心和交流帮助他们重拾对学习的信心。在一对一学习小组中,申腾波实行学生作文互评。她说:“平时成绩比较靠后的学生,都缺乏自信和学习兴趣。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他们,只要一个人认为他的作文是优秀的,我就认定他是优秀。”长此以往,班里的学困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成绩也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2016年,申腾波主动接手了全校最难管理的班级。当时该班级整体情况较差,居全校末尾。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她在了解班级情况以后,针对班级学生特点,制定相应学习与管理计划,自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针对每一个学生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着力培养班级榜样,“一帮一”严管班级后进生。期末时,该班学习风气有了彻底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提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申腾波用心教书,寓教于乐,形成了趣、实、活的教学风格。她主动学习课改理论,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新途径。课前,她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备课,拓宽每一篇课文的广度和深度。课上,她注重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的兴趣所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作为语文教师,她亲力亲为,做好示范。课文的背诵对学生而言很困难,申腾波就要求自己能全文背诵,并在课堂上接受学生的随机挑战。这样的示范行为多了,学生们很乐意接受背诵。申腾波把80%的学习任务都设置在了课堂,力求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用激励的语言、鼓励的眼神让学生勇于表达、乐于表达,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2021年,申腾波主动申请到新宁二中支教。她树立为农村教育作贡献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把到农村支教作为锻炼和提高自己能力的途径,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期间,她用心陪伴,因材施教,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了无数乡村孩子的心灵,得到了支教学校、学生的一致认可。
28年坚守,28年付出,一路走来,申腾波收获许多。她所带班级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个人数篇论文在全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指导的学生在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中成绩优异、个人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她还多次获评市教育局“嘉奖”和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