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职责与民族工作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奋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全国有名、省内一流的高水平师范院校,学校被评为邵阳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湖南省文明校园。
强化顶层设计,立体化构建民族工作格局
一是注重在理论学习中把牢民族工作主动权。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全校师生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始终坚持民族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线和主动权。二是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是注重在文化活动中提升民族团结凝聚力。运用校园媒体广泛宣传、制作民族团结公益广告,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报告会,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加深他们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和感受,坚定他们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打造四个基地,全方位推动民族文化交流
一是做实全国专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与示范基地”。学校整合现有资源,结合民族与地方特色,大力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及研究工作。二是建设党的民族政策理论研究咨询基地。依托学校“祁剧研究所”“晏阳初乡村教育研究所”“地域文化(楚辞)研究所”“贺绿汀艺术教育思想研究所”等民族类学科及研究机构的力量,积极推进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基地建设。三是建设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和研究工作,积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四是建设民族文化文献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资源,整合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地方文献,搭建石榴书屋,推动与“书里书外”共建共享,高标准建设民族文献基地。
落实“七个一”措施,沉浸式开展民族教育
一是打造一条特色路——团结路。在学校主干道选定一个路段,多方位多角度宣传民族工作。二是建设一个基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教育实践基地。三是开设一个讲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四是编排一台节目——民族团结进步主题节目。五是制作一部创民主题MV宣传片——《同心共筑中国梦》。六是搭建一间民族书屋。在学校图书馆特辟一楼场地,开设了石榴书屋。七是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宣讲报告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活动、三八妇女节开展“民族团结杯”趣味竞赛系列活动等,让师生感悟党的政策,自觉执行民族政策。
强化社会服务,多渠道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一是积极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在学生资助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要求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方便,积极对接民族地区小学、幼儿园,为民族学生提供更加畅通的就业渠道和平台。二是大力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多年来始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祁剧传承方面的独特作用,开发戏曲校本教材,引领戏曲进学校、进课堂,大力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和创新,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三是突出与民族地区共建共享。学校与隆回县山界回族九年义务制学校结对共建,主动将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民族学校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校外联系点,就创民工作、乡村教育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开展深度交流和社会实践。
(作者单位:湘中幼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