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你这个情况,要少吃内脏、海鲜,还要控糖。另外,下午的核磁共振是需要提前预约哦。”9月11日11时,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检医师王蕾在生活方式医学门诊接诊了一名84岁的患者。其间,王蕾担心老人听不清,于是她把脸凑过去,一字一顿,直到患者听懂满意离去。
一上午的门诊坐诊,王蕾接诊了30余名患者。诊室内,王蕾仔细查看体检报告,给予健康指导,都没顾上喝一口水。面对患者的咨询,王蕾一一作答,并见缝插针做宣教,嘱咐注意事项。
不遗余力,把群众健康放在心上
“让更多人关爱健康,重视体检。”这是王蕾的一个愿景。
今年38岁的王蕾,是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科学全科学主治医师,医学讲师,健康管理师。去年9月,王蕾在全市创立了首家生活方式医学门诊,为患者提供常见病的诊治、体检方案及套餐的制定,深度体检报告解读,慢性病管理及生活方式指导。
“医生,我还年轻,怎么就得了糖尿病?”今年2月,患者李石(化名)拿着最新的体检报告找到王蕾。王蕾不断鼓励他、宽慰他,并告诉他糖尿病并不可怕。她帮助李石学习糖尿病饮食知识,调整了以往的饮食习惯。而平时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坚持锻炼的李石,也给自己制定了一份锻炼计划,并严格执行。
3个月里,李石通过合理饮食和坚持运动,体重下降10余斤,肚子明显变小了,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恢复了正常。王蕾说:“李石的恢复并非偶然,而是一份态度、一份努力下的回报,他用行动战胜了疾病,生活得也更好,更有质量了。患有糖尿病或处在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有机会让自己更健康,要给自己一个信心和一个目标,用科学、正确的血糖管理方法应对慢性疾病。”
一分预防胜似十二分治疗。王蕾不仅自身做好健康管理而且带动身边的人和病人做健康管理。在闲暇时间,她还会参与社区健康宣讲,为群众提供日常健康指导、就医咨询和慢病管理等服务。
火眼金睛,细微处找出健康“元凶”
“没有精准的诊断,就做不到有效的治疗。”王蕾把自己的工作比为临床医生的“眼睛”,于细微之处找出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的“元凶”,对疾病做出明确诊断从而为临床治疗、手术提供依据。
一次体检中,邓女士癌胚抗原显示明显升高,甲状腺有一个不明意义的结节。细心的王蕾为了进一步帮助邓女士查找癌胚抗原升高的原因,便建议邓女士进行住院治疗。住院后,邓女士进行了降钙素检查,结果显示降钙素高达746(正常值0至6.4)。在王蕾的建议下,邓女士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甲乳科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腺髓样癌。
术后,邓女士复查癌胚抗原和降钙素恢复正常。出院后,王蕾又从健康管理的角度叮嘱邓女士定期复查,饮食宜忌以及锻炼康复方法等,实现了全流程的健康管理。
近年来,从王蕾手中筛查出的各类早期疾病不计其数。让受检者花最少的钱做最有用的检查,筛查出早期疾病、健康风险和危险因素,并尽可能地指导他们通过生活方式来调理疾病和改善健康状况。从刚开始的急诊科医生转型为现在的健康管理科医生,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健康管理的真谛。
待患如亲,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
“叮铃,叮铃……!”记者采访王蕾时,她电话不断。她不管多忙,就算是下班回到家中,也都会细致耐心一一作答。即使是在休息时间也无法全身心投入家庭的王蕾,成了丈夫和女儿“投诉”最多的人。在被问到“这样值不值”,她笑笑说:“这是医者本分,也是患者对我的信任,作为医生,不可辜负这份信任。”
去年9月,王蕾建立了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群,免费给百余人减肥改善糖尿病高血压和脂肪肝等,参与其中减肥最小的患者只有9岁。“传统宣教形式有一定的局限性,覆盖面较小,我想借助微信群扩大宣教覆盖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是王蕾决定成立微信群的初衷。
“王医生,我家孩子最近脸色不好,该怎么调节饮食好一些呢?”“王医生,这个季节是不是要多吃一些蓝莓抗炎抗氧化?”微信群里,几乎每天都有患者提各式各样的问题,王蕾不仅会为患者作详细解答,还会不定期推送健康保健知识、发布健康宣教视频,普及健康知识,提升患者健康意识。部分患者还会在群里相互交流鼓励,树立健康生活信心。
微信群里经常会收到患者的感谢,“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感谢信任”,面对群里患者真情实意的夸赞及祝福,王蕾总是这样简单地回答。她用贴心的服务做患者最真诚的朋友,架起了医患沟通新桥梁。“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医者父母心,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尽责而已。”王蕾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