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许多患者慕名而来,一大早在市脑科医院心理睡眠科·少儿心理科诊室外就排起了长队,等待着主治医师邓海滔的接诊。患者李先生说:“我听朋友介绍说,邓医生为人亲切,好几个和自己有类似症状的病人都被治好,所以就赶过来了。”
邓海滔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重性精神疾病、焦虑抑郁障碍、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及常见心理问题咨询及心理治疗。邓海滔凭借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患者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患者的信赖。
2013年7月,从南华大学临床专业毕业后,邓海滔来到市脑科医院,成为了一名精神科医生,先后在该院精神科封闭病区、开放病区、质控科、科教科工作。作为精神科医生,邓海滔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技术。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邓海滔说,精神疾病的诊治是一项复杂的专业工作,不仅要为患者诊疗,还要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多年来,邓海滔一心为患者服务,经常为患者喂食、剪指甲。有些无名氏没有家人,他还会买些零食送给患者,为他们改善饮食。精神科病人病情易反复,需要长期不间断地治疗和服药,邓海滔为了减轻患者负担,经常免费为病人寄药。在患者出院时,他还会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便于病人家属及时沟通病人服药情况。
2018年,一个叫李平(化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该院就诊。起初李平因家庭困难未能坚持规律服药,病情时好时坏,不能正常工作,邓海滔知道后经常打电话督促患者服药,有时免费为其购药。病情稳定后,李平外出广东某工厂当保安,但却收入微薄。考虑到李平家里有小孩和老人要养活,为了使他能够坚持服药,防止病情复发,邓海滔经常电话督促他规律服药。政府的一些相关优惠政策,邓海滔都会尽力为李平争取。
作为医院、科室的中坚力量,邓海滔积极参加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每年完成门诊病例300余人次,参与诊治住院病人200余人次。同时,他悉心指导培养青年医务人员,为医院的人才储备作出贡献。他多次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及新技术学习班,掌握本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凭借肯吃苦、乐钻研的精神,邓海滔在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危重病人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邓医生在哪里?哪个是邓医生?”今年6月,忙碌的医师办公室,传来一阵急切的呼喊声。邓海滔当即应道,并热情地接待这位患者。这位患者告诉邓海滔,看到他就安心了,自己被这个病折磨了20余年,总是紧张不安,且伴有身体这里或那里不舒服,被迫经常通过吃麻辣和糖果来获得一丝缓解,辗转就诊,但都没有效果。这次听朋友介绍而来。
经积极沟通,邓海滔大致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凭借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他以最短的时间制定了治疗方案。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很快便治愈出院。“复查时,我看到她满脸的笑容,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患者的幸福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也是我从医道路上最宝贵的动力。”邓海滔说。
这些年,邓海滔始终用热情与真诚关怀患者,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病房里常常会有难以沟通的患者,但他总是一次次耐心地与他们对话,并运用专业的心理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知识宣教及治疗,促进疾病的恢复。
每天繁忙的工作,有时会让邓海滔感到力不从心。但他说,只要病人需要,他就会继续立足岗位,竭力诊治好每一名患者。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重新获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医生最大的成功,也是医生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