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双清区日恒电器城附近响起欢快的乐曲,画满盘龙、彩凤的凉亭内,40余位穿着鲜艳服饰的老年人拿着特制道具,跟随节拍舞蹈,场面热闹无比,路人们也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这群老年人跳这种“五音五色道具舞”已有4年多,它是73岁的市六中退休教师陶志成于2019年1月结合中医养生法琢磨出的一套“诊疗舞”。
2014年,陶志成患上鼻咽癌,身体虚弱无力、意志萎靡。在市中医医院医生金庆满的指导下,他将可以疗病健体的“五音五色养生法”用于广场舞。改变重复动作,遵循五音(宫商角徵羽)、加入五色(红黄绿白黑),编成可以强身健体、愉悦内心的“五音五色道具舞”。
“这种舞没有固定的动作,大家在音乐里自由自在地跳舞,不仅身体不受拘束,心灵也肆意遨游。”该舞常见的节目有“伞花舞”“采莲船”“舞大龙”“玩小杂技”“济公表演”等,陶志成4年多时间里开发出了100余种节目。应五音规则,他仔细选择节目歌曲,要求有高中低三种音色,女声要优美,男声富有阳刚之气。
后来,陶志成在表演中添加了具有良好锻炼效果的道具,如拍打棒、抛球、挥旗、彩扇、打竹板等,为了让“五音五色道具舞”不断发展,他每天下午还收集新歌曲,制作新道具。一百余个帽子,几百件服装,陶志成已自费4万多元购买表演用品。
据陶志成介绍,五音具有协调震动效果,五色具有刺激功能,二者结合之下影响五脏(心肺肝脾肾),足以打通全身气血,增强免疫力、舒缓神经压力。
常来跳舞的75岁老人覃付民高兴地说:“我拄拐杖9年了,之前还有脑梗塞,自从跳道具舞之后,拐杖扔掉了,身体比从前更好,心情也更加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