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带头抓好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引导和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作为“领头羊”的领导干部要发挥好先锋作用,带领党员干部解难题、促发展,为百姓做好服务,帮百姓改善生活,用实际行动赢得百姓口碑,推动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领导带了头,事情就好办”。好的作风是带出来的,坏作风也是带出来的。领导干部带头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全面的不是有选择的。我们常说,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生动。当前,无论是形式主义、文山会海,还是奢侈浪费、贪图安逸;无论是图名挂号、层层加码,还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马户又鸟”问题,在一些领导干部、机关班子中表现尤为突出。更有甚者,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做不到;要求别人雷厉风行,自己却推诿拖拉;要求别人令行禁止,自己却肆意妄为。“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长此以往,领导干部本人必将威信扫地,所带的单位必将人心涣散,毫无战斗力可言。实际上,许多干部作风问题,往往和社会不良习俗纠缠在一起。领导干部必须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敢于刀刃向内的担当,以干部作风的点滴改进,影响带动社会风气的逐步好转。
“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一种风气的形成,离不开领导的带头。领导干部带头“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普通党员干部就会跟上;领导干部反对“四风”、关注基层、心系群众,广大党员干部就会抵制歪风邪气,清廉务实、干事创业。延安时期,中央领导同志带头艰苦奋斗、同甘共苦,孕育了革命胜利的希望;战争年代,“跟我上”的率先垂范打败了“给我上”的官僚作风,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这充分证明了一个至理:转作风,领导带头是关键。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必须先正己。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领导干部带头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走”为先、“研”为要、“实”为重,深入回答好时代课题。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带头深入学习、带头听取意见、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进行整改、带头查摆问题,敢于触及灵魂、敢于正视问题、敢于较真碰硬,在作风建设上用更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无私无畏的勇气检查自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通下情,做到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主动接受监督,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带头约束自己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好人民的模范和榜样;要以自身的过硬作风和表率行动,从“以百姓之心为心”做起、改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领着一级改,解决问题、治理顽症、破除积弊,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不搞主观臆断、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虚报浮夸、报喜不报忧,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脚踏实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好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 (作者系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员、军事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