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傅畅珺 通讯员 王群 彭颖异) 近日,家住市区的杨女士左下肢突然出现凹陷性水肿,局部皮肤发红,皮温增高,触之压痛,测量体温37.5摄氏度,未做特殊处理,随之左下肢红肿不见好转反而越发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杨女士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就诊。
杨女士有发热史且有细菌感染血象增高,主治医师谢宏成考虑是否丹毒可能,即联系皮肤科医生会诊,经会诊后意见达成一致诊断为丹毒。于是,立即予青霉素类抗生素消炎缓解全身症状、控制炎症蔓延并防止复发,外用抗生素软膏、红外线照射等三管齐下。三天后患者的水肿消退,皮温正常,小腿前侧皮肤发红较前缓解。
谢宏成介绍,丹毒俗称“流火”,主要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皮肤感染,通常会表现在局部有明显的红、肿、热、痛,局部皮肤会出现大片的红斑,皮温高而且有明显的疼痛,最常见的好发部位主要是在面部和小腿部位。但丹毒感染患者预后一般较好,大部分患者在积极治疗下可以痊愈。
谢宏成提醒,丹毒重要是预防,注意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勿用脏手抠鼻,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戒烟酒,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出现伤口不能愈合,尽早对症处理;肾炎水肿患者,注意保护皮肤黏膜,避免受伤;足癣患者,穿透气鞋子,棉袜、鞋袜要经常暴晒,如足部有水泡尽量不要弄破,勿抓挠,容易导致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