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湖南泓杨茶业有限公司年轻的负责人刘文昶不辞辛劳回到市区,展开新一轮的商务谈判。近段时间,为了将武冈市邓家铺镇泓杨乔木茶树母本园的6万株精品乔木古茶树以小园地多布点的方式在本地分流,他和合作伙伴曾洛银已经走遍了该镇23个村。
刘文昶说,因为是生态种植,要求土地无污染,“只能从荒地中选,还要看地理位置、日晒、水源、道路等多方面的条件。”即使找到地了,还得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为此,他们接下来还会到其他乡镇继续考察。
刘文昶是国家高级制茶师杨野羚的徒弟。曾洛银是大田村从事过多个种养项目的“乡村能人”。在邵阳广播电视台驻大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推荐和支持下,杨野羚利用自己在茶行业多年的积累和掌握的生态种植方法,带着他们敢想敢闯,走上了引种云南古乔木茶、发展“零农残”“宝庆古茶”的创新创业道路。
云南大叶种乔木古茶树是冰川时期遗存的珍贵树种,其优良品种仅在云南南部生长,很多地方尝试引种都没有成功。2021年10月19日,作为科研对象的50棵50年树龄的云南乔木茶树“迁居”邵阳。在经历了挖树修剪、长途运输、非最佳季节栽种、数十年未遇的大雪等考验后,这批古茶树以超高的存活率打破了“云南乔木茶不能走出云南”的“魔咒”。
该公司团队抓紧时机,又陆续从云南分批次迁入了不同品类、不同年份的乔木古茶树苗,在大田村建成了中国目前品类最全的乔木茶母本园。10个品类共6万多株乔木古茶树,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如今长势良好。按照发展计划,其中2万株留在母本园中用于研究其繁衍发展,其余4万株将销售给更多的村民并移栽形成新的乔木古茶园,经过杂交繁育后产生多样化的“宝庆古茶”品类。
对于这批“宝贝”,该公司团队从土地治理、植株保护、有机增肥、生物驱虫、抗旱防冻等方面百般用心、千般努力。其间的折腾、辛苦,只有他们自己才知其味。杨野羚在茶山几次摔倒,腿伤两年未愈,被医生下通牒,“再不重视,下半生得坐轮椅了。”
所有的艰难,都是值得的。乔木茶本就产量高、品质好,变身“宝庆古茶”后,口感更加甘甜、醇柔、细密。该公司的经营思路是让更多邵阳人拥有一套乔木茶母本,而其独有的生态种植方法,既保障了茶树的存活,又真正实现了宝庆乔木茶的唯一性,使更大范围的共同富裕成为可能。未来,依托现有的6万株母本大面积繁育,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助力该产业发展,今年7月,武冈市发展和改革局为“泓杨生态茶叶种植基地及加工项目”正式立项。国内一院士科研团队也在与他们沟通洽谈科研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