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的大政方针,并在法律制度、政策和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列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当前,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国资国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近年来,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国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企活力和效益显著提升。但也必须看到,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国资国企“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尤为迫切。一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要优化国资重点投向和领域,加大对具有技术前沿性、战略重要性、高溢出效应产业和公益型企业的投入,推动国资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二要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使其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要坚持党对国企的领导,加强国企党的建设,将政治优势不断转化为制度优势、治理优势、发展优势。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尤为重要。对此,一要聚力破除平等市场准入壁垒,完善公平竞争和资源配置机制,反对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从制度上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二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形成有利于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和舆论氛围,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三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政府要恪守契约精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知识产权,依法维护民营企业经营秩序,坚决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手段干预涉企经济纠纷;同时,要完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诉求反映和权益维护机制,尊重和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冲击,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有针对性地为民营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办实事,从更加精准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更加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更加有力优化营商环境、更加贴心提供涉企服务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近来,邵阳市持续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创新施行市级领导联系产业集群(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对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当好政策“宣传员”、困难“协调员”、工作“联络员”、调查“研究员”,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努力为企业真诚服务、纾困解难,同时要严守底线,以党纪政纪、法律法规为准绳,不越纪、不触法、不谋私,坚决抵制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自觉维护正常的政商交往和市场秩序,真正形成“交往有道”的亲清政商关系。(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