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是传统农业大县,总人口90.12万,农业人口超70万,“三农”问题是社会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县人文历史厚重,有好诉善讼的传统,社情复杂,基层社会治理难度大、任务重。
2021年以来,该县新一届县委班子坚持党建引领,在借鉴“枫桥经验”和践行“浦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推行“五级积分联责利”的“六零”村(社区)创建工作机制,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一池春水,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探索:推行新模式 服务全覆盖
洞口县统筹耕地保护、生态文明、信访维稳、社会治安、安全生产、清廉建设等10项底线红线工作,创新推行“六零”村(社区)创建,即零违建、零污染、零非访、零发案、零违纪、零事故。构建了“户获积分兑奖品、村组获积分换项目、乡得积分获奖励、县直部门获积分赢绩效”的五级积分利益链接机制,探索出一条具有洞口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强化党建引领,实行“一体推进”。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把社会治理重点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指挥长的工作指挥部,抽调专人设立“一办四专班”进行实体化运作。
该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将党建引领渗透到农村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实行“县级领导联乡包村、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的“包保”制度,全县364个村(社区)实现联系“包保”全覆盖。
强化“智治”支撑,建好“两个平台”。该县大力推进“互联网+基层治理”,全面推进智治融合。打造服务平台,建设村级“一站式”服务中心,打造便民利民的“网上村部”,在线开展村务管理、村民自治、政策宣传、安全教育等工作,在线发布销售农产品信息,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该县打造考核平台,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村民积分考核数字化平台,集问题清单、交办清单、销号清单、挂图作战、考评考核于一体,实行自下而上的问题处置机制、自上而下的交办督办机制,使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可视、可控、可销号。
该县打造3个“直通车”,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听取企业家、网民、基层群众心声,解决诉求。开通政企直通车,每月23日举办洞口县“企业家日”,现场为企业解难纾困,2022年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题61个。开通政网直通车,通过政府代表与网民代表座谈、公开民声邮箱等方式,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反馈问题解决率、网络舆情处置回复率达100%。开通政民直通车,践行“浦江经验”,每月最后一周为“无会周”,各级主要领导带案下访、深入一线接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2022年,全县在村民家门口化解信访问题596件。
推进:五级大联动 齐心创“六零”
洞口县推动力量下沉,落实“四个到村”。坚持上下联动,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力量不足、推进不力的问题。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到村,全县共划分一级网格2083个、二级网格19657个,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实现党员组长联系群众全覆盖。
该县推动政策宣传到村,组织了402支党员宣传分队,开展微宣讲、院落会、敲门行动,实现政策宣传“不漏一人、不落一户、不留死角”。
该县推动问题解决到村,24个乡镇(街道、管理区)全部成立基层政法党支部,建立以党组织为主体的县乡村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创新开展“背包式处访”行动,实现矛盾在村、组解决。
该县推动积分考核到村,在不增加县财政支出的前提下,统筹各部门的零散项目资金5000万元,根据各村积分考核结果,奖励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
该县完善利益链接,实行“五级同责”。完善“五级积分”联动考核机制,将“六零”创建的七大类各项事务转化为可视化、可量化的50项具体指标,以364个村(社区)为考核主体,对联乡联村的104个县直部门(含省市驻县单位)、24个乡镇(街道、管理区)进行一体考核、同奖同罚,户积分影响到组,组积分影响到村,村积分影响到乡镇、影响县直部门的绩效考核。
该县守住底线红线,努力实现“六零”目标。坚持全县工作“一盘棋”,进一步明确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以“零违建”统筹田长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乱占耕地建房、耕地抛荒、“空心房”、违章建筑整治等工作;以“零污染”统筹林长制、河长制、污水处理、农村环境整治、创文创卫等工作;以“零非访”统筹信访矛盾化解等工作;以“零发案”统筹禁毒、反电诈、未成年人保护、平安创建等工作;以“零违纪”统筹清廉乡村建设等工作;以“零事故”统筹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灭火、防溺水、交通顽瘴痼疾整治等工作。
提升:创建促发展 实干有激情
“六零”创建,解决了基层治理抓手不够的问题,提升了乡村治理和底线工作水平。该县将村级事务与群众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让乡村治理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提升了治理效能,取得了两满意(群众满意、基层干部满意)、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度提升)、四下降(信访总量、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安全事故大幅度下降)的良好成效。
“六零”创建,解决了九龙治水、多头调度的问题,增强了干部工作热情和群众价值认同。该县“积分换项目”举措,让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劲往一处使,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积分管理把纷繁复杂的工作标准化、具体化,对村民行为有了具体的评价标准,推动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一批“乡闲”变“乡贤”,抢着干的越来越多,站着看的越来越少,实现了由“干部独唱”向“干群合唱”转变。激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热情,涌现出一批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村,成功创建两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六零”创建,解决了责权不明、激励不够的问题,营造了干事创业和清廉乡村良好氛围。该县通过一体考核,户积分影响到组,组积分影响到村,村积分影响到乡镇、影响县直部门的绩效考核,实现基层治理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共担、利益共享。通过分类考核,设立“进步奖”,有效防止考核落后村躺平。同时,以实干论英雄,以成效得项目,彻底改变了以往村(社区)干部打报告、县领导签条子、部门负责人表态给项目资金的方式,杜绝了人情项目、关系项目,防止了村级跑项目争资金带来的廉政风险,激发了全社会特别是村组干部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六零”创建,解决了资金分配不公、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两年来,该县“积分换项目”陆续投入财政资金4859万元,实施项目429个,撬动民间资本2421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解决群众关注问题。发展雪峰蜜橘、羊肚菌、山苍子、油茶、茶叶、南竹加工、大棚育秧与蔬菜轮种、民宿农家乐等8个产业,建设美丽庭院6个,宝瑶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古楼乡获评省级同心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六零”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县信访总量、发案率、森林火灾、安全生产事故等负面指标大幅度下降。2022年,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自然资源、信访、林长制、交通运输、食品安全等6项工作获湖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
思考:以人民为中心 贯穿全过程
在创新推行“六零”村(社区)创建工作机制的过程中,洞口县委书记吴韬一直在思考。
他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基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公共服务向基层群众延伸,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六零”村(社区)的创建,人民群众是创建的主体,坚持在决策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创建过程中让群众广泛参与,创建结果让群众评判,创建成果让群众共享,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六零”村(社区)创建全过程。
强化党建引领是保证。洞口县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桥头堡作用,不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聚合力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凝聚各自治协会、志愿者队伍和人民群众的治理合力,营造出党组织坚强引领、党员模范带头示范、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的良好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公平公正公开是前提。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六零”创建实行量化考核,建立完善数字化考核平台和常态化联点督导考核机制,坚持督查与指导并重,严明督查考核纪律,实行数字化考核,减少人为打分影响,考核打分结果进行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乡镇对村、部门对乡镇和村的考核公平公正。建立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指导,畅通项目公开途径,确保项目阳光落地。
共建共治共享是目标。人心齐泰山移,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每个个体行为共同构成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和环境。“六零”创建坚持县乡村组户五级利益链接,创建过程群众参与,创建结果群众评判,创建成果群众共享,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充分诠释和体现,进一步激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帮助、自我监督的内生动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