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22日

◆史海钩沉

尹愉与温泉洞石刻

阿旧

近日,新宁县金城书院组织人员在县内开展地域文化搜集,发现城东焦家垅温泉洞有一处摩崖石刻,上刻诗两首,五言与七律各一,《前次罗念菴韵》为五律,《后次王太史韵》为七律,末署“尹愉”。因石刻在岩洞中,受风尘侵蚀影响较小,除一两处因石壁斑驳成坑造成个别字脱失外,余皆明晰可识。

温泉洞属石灰岩溶洞,昔有温泉,四季温燠,为金城名胜,古人题咏留刻甚多。万历年间,知县汪绍英在此处构亭,事见陈秉赋《修温泉蹲狮庵记》。明罗洪先有诗刻:“淡月天初曙,晴烟逐马来。鸟啼山谷应,云出洞门开。望阙心千里,寻春酒一杯。夕阳人影乱,我亦看山回。”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嘉靖八年(1529)状元,著名学者。罗洪先这首《温泉洞》诗,清初武冈邓祥麟有和韵诗。而尹愉的《前次罗念菴韵》也正是和韵罗洪先此诗,诗云:“夫夷山洞居,云拥翠微来。怪石参差见,奇花错乱开。扪萝香湿袖,把酌暖浮杯。忆昔避秦者,曾向此中回。”

第二首《后次王太史韵》中的“王太史”指王可大。这次在温泉洞发现的石刻还有一处,题为《新宁道中望金峰山二首》,字为行草。从字体用笔与刻凿痕迹看,或是后人重新书石复刻而来。石刻落款为“东吴王可大”,时间在“隆庆己巳(1569)夏五月”。诗题中“金峰山”即金紫岭,又称金峰,为县之大观,在温泉洞东南,在温泉洞正可仰眺金紫岭。东吴,泛指古吴地,相当于现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东吴王可大”有二,一曾在南宋“嘉定中”(一说在“嘉泰中”)知武冈军;一为南京上元县人,字元简,明嘉靖癸丑(1553)进士,官至台州知府,后罢归,闭门读书,编辑类书《国宪家猷》,后世尊称“王太史”。显然,《新宁道中望金峰山二首》的作者指后者,亦即尹愉诗《后次王太史韵》中的“王太史”。

王可大虽似无为官湖南的经历,但他或曾到过宝庆府,与当时邵阳官员文人颇有渊源。据道光《宝庆府志》与乾隆《新化县志》记载,嘉靖四十年(1561)王可大曾为新化县学撰《重修儒学碑记》。

《后次王太史韵》云:“万叠悬崖锁春烟,虚涵法相恍吐天。洞萧吹处闻仙子,翰墨留题自昔贤。泉满金茎疑露泣,鸟啼空谷有声传。石床榻隐近地下,何事相争上殿前。”此诗与《前次罗念菴韵》,历版《新宁县志》均未见收录。而作者尹愉其人,历版县志也未有记载。

尹愉,字二南,云南蒙自人,明万历乙酉(1585)举人,历官邻水知县、衡州府同知,著有《来紫堂集》。清康熙《衡州府志》称,尹愉“颇有文藻”,又擅长书法,“旧日郡中廨宇寺院多其题署”。此温泉洞诗刻为行草,书法清劲秀雅,风神宛见。

尹愉好山水,在邻水知县任上,有题咏当地名胜“流杯池”七律一首;在衡州期间,曾登南岳,有《南岳拟古》三首。尹愉来新宁温泉洞游玩并题诗,当是在他衡州任上。

(阿旧,新宁人,学者)

--> 2023-08-22 阿旧 ◆史海钩沉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9952.html 1 尹愉与温泉洞石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