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6日

艺术论坛

借典言清浊 依规割晓昏

——浅析邹宗德洞口半江风景区联

黎祜银

邵阳楹联微刊第142期关于洞口半江风景区的诸联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邵阳市楹联学会会长邹宗德先生的“半江”嵌名联。

嵌名联不是你想写就能写好的,中间有很多的讲究。不但要把“半江”二字巧妙地镶嵌其中,而且要把相关的词性、结构、对仗做到相偕相调相对,更要把嵌名与当地风土人情、景观特色及相关的典故镌刻于内,不露斧凿之痕。有的甚至连数字、颜色、方位等都要细加考虑,同时不能犯本位(编者按:指创作紧扣本题,不枝不蔓)。如果不是出乎自然而硬去生拼硬凑,这样的嵌名联,只会给作品带来伤害。

请看邹宗德先生的对联:“半浊半清,仙佛声中悄会合;江昏江晓,阴阳线上割崖巉。”该联将“半江”二字很自然地嵌在上下联中,和谐自然,无缝对接。上联化用半江风景区资料中的“半江清澈半江浊”,再辅以美丽的传说。“仙佛声”是指道观和佛寺中的钟磬声、念经声等。半江就是在这种搅混在一起的声音中悄然地会合了。这让我们很自然地想起“泾渭分明”这一成语。一清一浊,如此分明,真的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看到“清浊”二字,又让人自然地想起一句话:“持身纳清浊,贤者包善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们要学会“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下联则化用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中的“阴阳割昏晓”之句。半江峡谷两岸山峰高耸,地势险峻,形成一条若明若暗若隐若现的阴阳分界线,仿佛在切割悬崖似的。邹宗德先生把这种自然现象很巧妙地勾勒了出来。这既让我们惊叹于古人观察事物的细致、描绘情感的细腻,又不得不钦佩邹宗德先生驾驭语言、运用典故的高超技艺!

关于邹宗德先生本期的对联,也引来了个别人的非议。有人认为这副对联的对仗并不十分工稳,甚至认为“出律”,所以很有必要在此说明一下。各位请看:上联“会合”是并列结构,下联的“崖巉”也是并列结构,自然成对;“割”对“悄”,虽然是动词对形容词,但它属于《联律通则》放宽之列,无可非议。也许有人认为“悄”可以用动词来表示,如用“来”就行啊。但只要细思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用“来”代替,那么“半清半浊”的江流在“仙佛声中”“会合”的那种神秘感、那种悄然而至的意境,还能如此韵味悠长吗?我想邹宗德先生创作这副对联作品的初衷大概就是这样吧?

“江昏江晓”时的那种美感、那种韵味,如果没有置身其中亲身体会,又怎么感悟得到呢?“昏”和“晓”是一对反义词,与上联“清”与“浊”这一对反义词正好相对,而且“江昏江晓”与后半部分内容衔接非常自然。

诗圣杜甫的“阴阳割昏晓”,是他对自然界仔细观察、对生活深刻领悟的结果。邹宗德先生巧妙地化用杜甫的诗句创作的对联,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思。难怪一些对联研究专家把邹宗德先生的对联艺术特点归纳为“深邃空灵”,由此可见一斑!

一副好的对联,不但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而且能带来听觉上的惬意,更能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不是吗?

(黎祜银,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

--> 2023-08-16 黎祜银 ——浅析邹宗德洞口半江风景区联 艺术论坛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9707.html 1 借典言清浊 依规割晓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