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日前,市发改委发出《全国生态日倡议书》,倡导全市人民要像呵护生命一样爱护生态环境,从各种小事做起,携手共进,共同为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邵阳而努力奋斗。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曾几何时,粗放型发展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虽然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大气污染超标、温室效应上升、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曾经一系列的环境危机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知不觉中,绿色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鲜明底色。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2年,我市市区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2天;52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综合指数居全国339个地级市第24位,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61.02%;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3.53%……多年砥砺前行,我们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顺应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触手可及,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涂抹了最亮底色。
发展之路,绿色为底,生态优先。如何巩固拓展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弘扬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常驻,深植人心,进而让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每个市民的行动自觉。其次,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城市绿化体系建设,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绿色”常在,为宜居生活增色。最后,要切实加快绿色经济蓬勃发展,积极转变生产方式,深挖绿色潜能,在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上做足“生态+”这篇大文章,让生态红利变成发展强大潜力,使“绿色”永续。
在践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只要上下齐心,全体市民共同努力,我们必能让绿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赢得永续发展的未来,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