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家住市区的刘先生顶着烈日去菜地浇水,不幸晕倒,所幸被行人及时发现并通知家人送医。
送医途中,刘先生转醒,认为自己只是太热中暑,讲话不利索、走路走不稳而已,回家休养就好,但刘先生家属不放心,坚持要送医。市第二人民医院脑血管二科医生刘鹏辉接诊后,立刻完善相关检查,确诊刘先生为脑出血,但并无手术指征,和其家属沟通后采取保守治疗,收住入院。住院后,经过脱水降颅压、护脑、清除氧自由基等治疗后,刘先生脑出血吸收,言语、功能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近段气温居高不下,一些市民由于工作或生活需要在炎热环境下做事,因此中风发作时误以为自己只是中暑,从而耽误了救治的黄金时间,这是极为可惜的。”该院脑血管二科主任蒋新作说,中暑是指人体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大量出汗造成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而中风则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二者不仅临床症状不同,治疗方案更是南辕北辙,因此,如何早期判断尤为重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区别中暑和中风呢?蒋新作介绍,中暑的先兆症状常有大汗、四肢乏力、口渴、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者可发展为体温上升、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脉搏增快等;严重时可威胁生命。
而中风早期症状虽然也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头痛等,但大部分症状仍与中暑不一样。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BE FAST口诀”,前5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最后1个字母则是提醒人们一旦发现卒中早期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马上就医。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蒋新作提醒,无论是中暑还是中风,都必须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如你在发现亲朋好友有类似症状又无法自己判断时,也可拨打0739-5292890咨询就诊,24小时均有神经内科医师在线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