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2日

在浩瀚星空下坚持自己发光

——记邵阳市第七中学教师王春艳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我一直在努力追求一种境界,即让学生感到遇见我不是受教育,而是享受教育。”邵阳市第七中学语文教师王春艳曾在一个公益讲座上,面对在场的上百名教育同行分享自己的追求。

她在一篇文章中坦露了自己的心声:也许很多时候,打动我们的不是头顶上熠熠生辉的星星,而是身边微微发光的萤火虫。因为它离我们近,还因为它和我们一样普通,它的微光能激励我们去看到自身同样的光芒——在浩瀚的星空下坚持自己发光,那是既要勇气,也要毅力的。

回首王春艳的35年教学生涯,“自己发光”历历在目。

小学二年级时,因为母亲要下地劳动,王春艳只得把2岁的弟弟带到学校,藏在课桌下。正在她忐忑不安之际,一位同学向老师“举报”:有人带弟弟进教室。王春艳霎时红了耳根,恨不得在桌子底下挖个地洞,抱着弟弟一起钻进去。不料,了解情况后的老师却说:王春艳同学带着弟弟来上学,这是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勤劳能干的表现,大家应该向她学习。批评变掌声,王春艳泪光盈盈地望着老师,感觉老师就像一只在讲台上飞来飞去的美丽萤火虫。因此,她下决心长大后也要当一名教师。

1988年,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的王春艳如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邵阳县九公桥镇完全小学任教时,她是全镇第一个从《湖南教育》上了解到“素质教育”概念的人,并怀着一腔激情给当时新上任的校长建言推行素质教育。新校长对她刮目相看,安排年纪轻轻的她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在她的大力推动下,整个九公桥镇的素质教育走在全县前列,博得多方赞扬。那时,她第一次感到自己也是一只会发光的萤火虫。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写作水平却呈整体下滑趋势。对此,王春艳忧心如焚,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扭转这一局面。她潜心研究作文教学,摸索出一套简洁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2001年,她撰写的一篇关于改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论文在全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会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并受邀到北京参加研讨会,在大会上全文宣读论文。当年,她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并被省里荣记二等功。

2007年春季开学一周后,她临危受命,调到红石中学担任一个特殊班级的班主任。这个班留守儿童比较集中,任课教师对该班学生所持的否定、轻视和放弃态度,让她感到阵阵心痛。正是这种心痛促使她反思:如何教好这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她转而开始钻研心理学,并顺利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当大多数人还在用道德的眼光来评判这些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她已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尝试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孩子成长。最后,该班学生大多数发生逆袭,转变为诚实好学的孩子。看着大量“问题孩子”回归正常,王春艳再次感觉到自身发散的光芒。

近13年来,身为邵阳市心理学会理事会成员的王春艳,在县、市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80余次,主持县图书馆“父母学堂”公益讲座36期,引导更多的人从心理学角度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021年,王春艳参加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竞赛,荣获三等奖;2022年,被纳入中国心理人才库,获“邵阳市芙蓉百岗明星”荣誉称号。从教35年来,王春艳共获县级以上荣誉称号20余次,教育教学业绩类奖项80余次,指导学生和青年教师获奖50余项,出版专著《琢玉随笔》。至此,她感觉开始遇见通体透亮的自己。

--> 2023-08-12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记邵阳市第七中学教师王春艳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9548.html 1 在浩瀚星空下坚持自己发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