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形势下,大家关注的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更多体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高质量发展正是在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经济建设不断向高水平形态迈进过程中形成的新命题,也是贯通历史、现在与未来的鲜明主题。
高质量发展,是与低质量、粗放式发展相对应的,是不再简单以GDP总量和增速论英雄,也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而是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首要目标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那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该如何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呢?
要努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100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邵阳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力打造湖南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地,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动装备制造、小五金、打火机等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位于邵阳经开区的三一专汽“灯塔工厂”,经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后的生产线,平均每6分钟就会有一辆整车下线,邵阳也因此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工程搅拌车生产基地。当前,邵阳正在聚力打造装备制造、新型显示材料、智能家居家电、中医药、特色轻工、循环经济、生态绿色食品、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九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努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要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也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当前,我国科技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同时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产业链仍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攻克“卡脖子”难题,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我市彩虹玻璃是一家高精特新玻璃制造企业,这里生产出来的基板玻璃广泛用于国内外各大品牌的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如今,一个集聚80余家上下游企业,产值规模近200亿元的新型显示材料产业链集群已经形成,为推动邵阳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内生动力。要久久为功,培育更多高精特新企业,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邵阳力量。
要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近年来,邵阳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努力抢抓RCEP发展机遇,积极对接东盟、非洲等国际市场,着力建设湖南对接东盟地区的产业聚集区,打造对接非洲深度合作先行区,主动融入国际大循环,持续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成功举办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东盟·湖南(邵阳)名优产品交易会、第六届全球邵商大会、中非特色轻工产品(邵阳时尚用品)贸易对接洽谈会等等。全球百万邵商正带着“邵阳制造”产品走向世界,目前,全球80%的纸质红包、70%的一次性打火机、60%的书包、40%的小五金产品都产自邵阳。十余年间,邵阳在沪昆高速沿线搭建起百里工业走廊,吸引邵商回乡投资项目超过1000个,投资总额超过3000亿元。邵阳正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