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1日

你看,你看,公园的脸正在改变

邵阳日报记者 欧阳德珍 通讯员 李勇

盛夏的早晨,漫步在如诗如画的公园中,清凉的空气里蕴含着细微的植物清香,沁人心脾。城南公园的人工湖、西苑公园的月亮湖,湖面倒映着岸边的灌木和绿树,清晨的露水在树枝、树叶上聚集成晶莹的珍珠,一颗、二颗、三颗……接续砸落进湖面,激起一圈又一圈、一层又一层的涟漪,正如我市城市公园的建设与提质改造步伐,一个又一个,一波又一波。

城市公园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产品,承载着多重功能;也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窗口,展现着城市风貌、文化内涵、市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管理水平;更是宣传教育群众、倡导文明新风的重要阵地,在文明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提质改造,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城南公园改造以后,成为了市民休闲、游玩的乐园,经常人气爆棚,尤其是周末,来公园的人特别多。”家住市中心路的肖海说。

城南公园不仅受到本地市民好评,也赢得外地游客点赞。“有山有水有廊亭,十分养眼,非常不错!”来自重庆市的游客张民说。

“公园改造前很少来,一是因为有围墙,二是公园里的设施老旧简陋。现在,每天都来走走、玩玩。”今年75岁高龄的李大爷,和几位老哥们在树荫下一边下棋,一边幸福地说道。

城南公园始建于1955年,是我市最“中心”的一个综合性公园。建成之初,公园设有围墙,市民入园要买票。2006年,经过改造后,公园四周全方位敞开,并设计出九大功能区,成为一座集休闲、娱乐、健身、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公园。

始建于宋代的双清公园,也和城南公园一样,经历过多次提质改造。1956年,该公园被设为封闭式公园。200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双清公园扩改为开放式公园,于2009年5月改造完成并开放。扩改后的双清公园不仅兼容了山水风光,还融入了丰富的邵阳文化,成为市城区主要旅游观光点之一。

公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载体。公园建设提速升级背后,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更是人们对“诗意栖居”的迫切憧憬。近年来,为了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市在新建一批风景宜人的公园的同时,不断完善原有公园的基础设施,提升公园便民服务,以此满足市民观赏游乐、休闲健身和文化活动等多样化需求。

在公园提质改造的过程中,我市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全过程问需于民,把公园改造作为服务群众的“关键小事”,不仅仅在拆除围墙上“下功夫”,更是在服务民生上“花心思”。在公园建设休闲广场、健身场地和运动步道,还通过设置扶手、铺设防滑地砖等方式,保障老人们的使用安全。在每个公园设置便民服务亭、志愿服务岗,配备常用药品、雨伞、维修工具等物品,公园管理人员和志愿者共同为市民群众提供常态化的便民服务。

现在,市区不仅有了城南公园、双清公园、东塔公园、紫薇公园、西苑公园、时代公园、松坡公园等规模较大的综合公园,还有了许多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口袋公园”,比如,火车站站前广场、北塔区蔡锷广场、邵水河沿江风光带、资江南路步行街……

“过去,我们总去城南公园玩,游人一多显得非常拥挤。现在好了,城区建了这么多公园,遛娃的地方更多了。”家住御江花园的高先生说,每天晚饭后他都带孩子去资江河畔玩,漫步在河岸的步行街,微风徐徐,水波荡漾,满眼皆是幸福与快乐。

多元融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公园建设得越来越好,设施越来越完善。”家住恒泰珑湖小区的黄浩,每天早晨都会在西苑公园跑上几圈,“在公园里,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学到很多法律、文明城市创建等知识。”

近年来,在公园提质改造的同时,我市积极推进公园由传统单一的休闲娱乐场所,向“公园+”方向转变,打造出许多主题公园。

西苑公园是我市打造的一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内设置有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游戏区、法治文化宣传栏等,将法治元素与园林环境相结合,寓法于景、寓教于乐,让市民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文化熏陶,感受崇法尚法的氛围。

在城南公园主入口广场两侧,设有雕塑墙,上面刻着双清揽胜、水府秋月、莲池古香、宝庆古城墙、崀山、南山6个风景点,魏源、蔡锷、贺绿汀、袁国平4位邵阳历史名人。在“宝庆地名故事”线雕景观墙上,刻有“卸甲坊”“祭旗坡”“白马田”“仙人井”“状元洲”5个地名连环画故事,展示了邵阳的历史人文、风土习俗。

今年,我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对时代公园进行升级改造,在不改变原有景观和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石榴籽”“伟大的中华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雕塑、立牌,打造出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果展示、文化宣传、便民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主题公园。

在爱莲广场,以倡导廉洁理念、弘扬廉洁文化为主题,将廉洁文化与自然景色、城市建筑相融合,构成一道廉政文化建设风景,让干部群众在游览观光、休闲游玩的同时,沉浸式感受廉政文化的熏陶,自觉树立起崇尚廉洁的价值追求。

而在和兴怡景小区的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别具一格的垃圾分类科普牌、精心布置的垃圾分类站、内容新颖的宣传标语,吸引了许多家长和孩子驻足观看,寓教于乐、寄学于景的方式,营造起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守护生态文明的环保氛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努力把公园打造成为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按照“一公园一主题、一点位一景观”的思路,利用景观式公益广告、专题宣传栏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优秀传统文化、家风家训、身边好人、市民公约……融入到公园的景观之中,让市民在游玩的同时,享受精神文明的熏陶,凝聚文明新风的正能量……

如今,在我市,一座座独具特色的公园,将生态价值与美学价值、人文价值交汇融合,成为城市新的“打卡点”。走入其中,既能感受到身的闲适快乐,又能体会到心的滋养温润,让市民真正享受到文明城市和谐宜居的幸福。

--> 2023-08-11 邵阳日报记者 欧阳德珍 通讯员 李勇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9445.html 1 你看,你看,公园的脸正在改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