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贴工作实际,紧盯人社工作与“创民”工作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始终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工作重点。该局积极践行“三微”工作法,探索促进各族群众就业增收的新路子,不断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落地见效。
打造“微平台”,助力产业就业“双赢”
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积极搭建平台,对民族地区有培训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扶,帮助他们掌握一门实用技能,提高务工收入,促进稳定就业。今年1月至6月,累计为民族地区群众3200余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
市人社局通过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双向沟通机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等,为民族地区群众在邵就业创业、生产经营提供支持,努力让民族地区群众走得出、留得住、能融入、有收入。其中,城步苗族自治县连续5年与长沙市开福区开展劳务协作对接,累计帮扶2000余名本地户籍劳动力就业。
此外,市人社部门通过组织开展创业创新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彰显民族文化魅力,挖掘民族文化价值,助力民族地区群众增收。去年,该局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邵阳市选拔赛,共有5支少数民族代表团队参加了市级选拔赛,其中,隆回县选送的“金银花高值化利用与产业化项目”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荣获乡村振兴专项赛三等奖。
开辟“微窗口”,瞄准群众期待精准发力
为深化政校合作,推动产教融合,鼓励更多西藏籍大学生踊跃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浪潮,市人社部门在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了西藏籍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并举办了3期民族地区SYB创业培训班,帮助该院120名西藏籍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理清创业思路、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并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一系列就业创业服务。
此外,市人社局着力打造民族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帮扶车间,帮助他们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目前,全市已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207家,吸纳4.79万人就业,其中包括0.69万名民族地区人员。
提升“微服务”,力促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市人社部门精准对接各族群众就业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布招聘信息,并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高频次举办现场招聘活动。今年2月,分别在各县市区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红石榴专场招聘会”活动,实现了“各民族同胞就业有支持、用工有保障、满意有提升”的目标。“春风行动”期间,全市累计举办政策宣讲214场次,组织专场招聘会166场次,累计发布岗位11.51万个,重点企业招用各民族职工1.1万人。
市人社部门还用好用活现有3000余人的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组建“党员服务先锋队”“人社青年志愿者”等队伍,搭建民族地区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工的“桥梁”,累计为民族地区群众开展“311”就业服务(每年至少为有就业意愿且未就业的登记失业人员和脱贫劳动力提供3次岗位信息、1次职业指导、1次免费技能培训信息)1.56万人次,经农村劳务经纪人引导推荐实现就业0.4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