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7日

爱,托起特殊儿童康复梦

——探访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

邵阳日报记者 唐颖 通讯员 谢翠玲

早产的双胎宝宝,9个月还不会独坐;因出生时缺氧导致2岁了还不能独走的“脑瘫”宝宝,平衡协调能力差;患唐氏综合征的宝宝,智力低下,肌张力低……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存在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方面的缺陷,每天进行着各种康复治疗。

8月1日,记者走进我市规模最大的医疗康复与教育康复相结合的专业机构——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训练室,实地探访该科室医护人员如何为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训练室里跪着的天使

“来,贝贝,咱们再做两个,赶上姐姐的进度。”当日上午,该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的训练室里,康复治疗师苏宇轩正在给患儿贝贝(化名)做康复训练。只见苏宇轩双腿跪在地上,整个人前倾趴在大圆球上,他握着贝贝的手,一边轻声细语地与贝贝说着,一边逗她仰躺在球上做坐位平衡训练,增强她的感觉刺激。

7个月大的贝贝、阳阳是一对双胞胎,由于早产导致发育落后、四肢肌力低。这对双胞胎家长得知该院是我市最为权威的儿童康复机构后,立即转来该院。来院后,经过各方面的测评,康复专科医生专门为这对双胞胎制定了一系列完整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神经、智力、运动、语言等方面。“每天我们这里要接待百余个孩子前来康复,其中像双胞胎这样的生长发育迟滞的高危儿就占了三分之一。”

苏宇轩介绍,早产儿、高危儿的康复治疗时间越早越好,这些高危儿的孩子若1个月就开始康复,一般几个月后就能追赶上正常孩子的生长发育。从医疗到教育的跨度,对康复师的要求不仅仅是责任心和爱心,更重要的是专业技术。专业的干预方法和系统的评估,准确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才能给予孩子恰当的干预策略。

“那是上个月来的月月(化名),她调皮一些,我常常要扮演严师的角色,便于引导。刚刚走过去的那个孩子腼腆一些,我需要温柔一些,时时关注她的情绪变化。”谈起自己帮助康复训练的孩子,苏宇轩熟悉地讲着每一个人的特点。1999年出生的他,是该科室最年轻的一批康复训练师,却有着难得的细腻和耐心。

很多时候,孩子的康复治疗过程苏宇轩都需要跪着完成,而这样的辛苦,对于他来说,却在孩子一天一天康复变好的过程中,变得甜蜜。

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

“我特别希望她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去生活,医生,希望你能帮帮我们。”两年前,西西(化名)妈妈的一番话,深深触动了儿童保健康复中心主任雷巧容。“孩子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期望,我们必须拼尽全力守护好每一个孩子,决不放弃任何一个救治的可能。”

雷巧容介绍,儿童保健康复中心现拥有知名儿童康复专家及专业儿童康复治疗师团队80余名,是目前省内开展儿童保健及康复诊疗最为全面的康复中心之一,如今康复服务范围已经涵盖听障、智障、自闭、肢体运动障碍等多个领域,康复有效率达到98%。

2020年7月出生的西西系早产儿,出生后陆续被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等,后因重度发育迟缓入该科智障部行免费救助康复治疗。由于病情严重,西西家人一度陷入绝望。至今,雷巧容还记得她刚来时的情景:1岁半的西西长相俊俏,但与人目光交流少、不会说话,对声光反应迟钝,不能独走,双下肢肌力低。

雷巧容根据西西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与西西妈妈进行详细沟通,告知西西的预后,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咱们的共同目标是让孩子能够恢复行动力,能与人交流。”“真的吗?我女儿也可以正常走路吗?可以和我们说话吗?”西西妈妈一遍遍地重复着询问雷巧容。

“需要你们配合我们,一起为孩子们营造成长的环境。”雷巧容坚定地说,“我们会尽力的,家长也要有信心”。每天,医护人员把西西交给妈妈时,都仔细交代当天训练计划,并交代家庭康复注意事项以及总结孩子阶段康复成果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西西开始腹爬、能坐小板凳、会认人,开始有意义的发音。

在孩子的康复过程中,家长至关重要。雷巧容说:“由于孩子还太小,又不能沟通,面对陌生的环境会紧张恐惧,所以治疗室里经常是哭声不断,有些家长就会心疼,会直接打断治疗进程。有的孩子进行了两三次治疗,家长见效果慢就认为是治疗无效放弃治疗,这时我们需要不断做家长的工作,希望能让治疗坚持下去。”

“康复的路程很远,我想作为点亮这段路程的一束光。”雷巧容如是说。

让特殊儿童不再特殊

“医生叔叔、阿姨,谢谢你们治好我,我终于能去上学啦!”今年3月,因早产患有痉挛型双瘫的晨晨(化名)经过5年的康复训练后,顺利上学了。电话的另一边,听着晨晨欢快的笑容,陪伴他度过这段康复时期的医护人员们都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

2015年12月,隆回县麻塘山乡松竹村1岁8个月患儿晨晨因“独坐不稳,不会爬”来该院住院检查,被诊断为痉挛型双瘫。根据孩子的病情及身体情况,雷巧容团队为其制定了康复治疗方案。雷巧容告诉记者:“晨晨刚来这里时,孩子妈妈每次都担心康复费用和康复效果,得知晨晨每年可获康复项目救助,他们都松了一口气。”5年里,家人的收入加上政策补助,晨晨父母完全可以承受孩子的康复费用,康复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目前,晨晨已经读小学一年级,能较好地配合老师完成学习任务。像晨晨这样得到救助的孩子,儿童保健康复中心不在少数。2010年,该院成立了集儿童保健及康复诊疗为一体的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开始承接0岁至6岁省脑瘫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通过“个性化+专业化”的方式,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成长支持、精神关爱和社会保护,共同撑起一张“有温度、有力度”的特殊儿童关爱保护伞。

截至目前,该中心共承接了3087名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服务。其中,共有596名康复救助对象融入普通幼儿园,632名康复救助对象融入普通小学。通过康复训练,这些孩子能“追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水平,能跑、能跳、甚至能上学了,这是儿童保健康复中心所有人最大的心愿。

“今后,我们也将继续用专业知识守护特殊儿童健康成长,用开拓创新深耕康复治疗领域,我相信,他们也会拥有光明的未来。”说起这番话时,雷巧容眼里有光,十分坚定:“让特殊儿童不特殊,我们会一直用心、努力地坚持下去。”

--> 2023-08-07 邵阳日报记者 唐颖 通讯员 谢翠玲 ——探访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9264.html 1 爱,托起特殊儿童康复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