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赋予教师诸多耀眼的光环,作为教师,在领受美丽光环的同时,更应该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教师形象增光添彩。”8月1日,大祥区祥凤实验学校教师陈喜华这样说。
从教20年来,陈喜华一直以“红烛精神”勉励自己,无论在什么岗位,她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己任,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陈喜华深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双减”政策的落实落地,教师必须锤炼思想、提高境界、更新理念,紧跟时代教育潮流。作为学校骨干教师,她始终坚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每周的教研活动中,她悉心准备,立足本职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不断研究教学中发现的新问题,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及时分享给同仁,助力学校数学教研活动扎实开展,推动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在教学上,陈喜华十分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课后,她悉心辅导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引导他们转变提高,用爱、热情与汗水培养一批批优秀学子。
“教育是等待,因为每个孩子都会如花绽放,只是花期不同,我们要静待花开、静听花语。”这是陈喜华一直恪守的教育准则。在教育工作中,她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有时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她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体现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用真诚、宽容和坦诚,赢得所有学生的心。
课余时间,陈喜华经常深入学生家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及思想动态,耐心倾听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反馈和建议,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密切家校关系,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
20年来,陈喜华耕耘在心爱的讲台,把全部的爱心、耐心、热心洒在学生们身上,融入到立德树人工作之中。她先后获得“市最美德育工作者”“市书香教师”“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