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5日

为了小区更宜居

——“奋斗·高温下的劳动者”系列报道之八

邵阳日报记者 易鑫

姚顺正在为小区内的杂物间涂抹水泥。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炎炎夏日,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施工正酣,建筑工人的工作热情和气温一样居高不下,他们用辛勤汗水换来城市靓丽“容颜”。8月1日,记者走进双清区小江湖街道五一社区院落,探班老旧小区改造施工一线。

一张黝黑的笑脸,一副健壮魁梧的身躯,一身质朴沾满灰尘的粗布衣裳,构成了建筑工人的形象。在操场正前方的杂物间前,工人姚顺正站在2米高的钢架台上,双手挥舞着将瓦刀上的水泥刮抹到一起,再将水泥糊上墙面。“别看这活儿只要把水泥均匀地糊上墙面就行,实际上干起来很费力气。”姚顺说。说话间,工人李端午又提着两桶混凝土走了过来。当记者问起用这种10升的桶一天要搬运多少趟时,李端午摇了摇头说:“这哪数得清,反正一天下来我们要用掉将近2吨水泥。”一瓦刀混凝土的重量也许可以忽略不计,但每天这2吨水泥是需要实实在在涂抹到墙面上的,双手在太阳底下不知要挥舞多少次。

工人老刘告诉记者,这两天天气已有好转,前几天做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时,那种艰苦才真是让人难忘。五一社区住宅楼一楼的王阿姨介绍说,她家门前就是雨水排放渠,排放渠的下一层就是排污管。这栋住宅楼已经有近30年历史了,近年来,因排污主管道排放不畅,有时污水会溢出,流到路面上来,一到夏天那股味道难以形容。无奈之下,王阿姨只好每年自掏腰包请专业人士疏通。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人进场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污水管道进行重新规划和处理。在三伏天里,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每天上午,老刘和几位工人将路面凿开,穿着工作服下到3米深的污水口进行作业,除了要克服高温带来的不适,还要戴上口罩,隔绝管道内发出的阵阵恶臭。同时,每天下班前,又要在排水渠上铺一层石板以供居民临时行走。4天时间,工人们就将这条60米长的排水沟、排污渠完成了改建。

“都过来吃西瓜了,不吃我可要发脾气的。”中午时分,70多岁的曾大爷叫上所有的建筑工人来到家中,从冰箱里拿出早已冰镇一晚的西瓜,切好分给大家。曾大爷已经在五一社区居住20多年,看着社区在工人们的辛勤劳动下焕然一新,他打心底里感到开心。同时,看着工人们在三伏天里工作,汗流浃背,一个上午下来,个个衣服都湿透了,于是就买来水果给工人们解暑。曾大爷心疼地说:“他们的辛苦都是为了改造小区,保障小区的安全,让小区变得更美观、舒适。真的要谢谢他们!”

“我们刚来的时候,部分居民是不理解不支持的,认为我们在破坏他们居住多年的环境。但每完成一个社区的改造工作,当地居民没有一个不向我们致谢的。”工人李维民开心地说。

--> 2023-08-05 邵阳日报记者 易鑫 ——“奋斗·高温下的劳动者”系列报道之八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9202.html 1 为了小区更宜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