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5日

李子塘:“黄桃节”三年“三级跳”

邵阳日报记者 马剑敏 袁光宇 通讯员 许丽慧 周阳

“连续举办三届‘黄桃节’,我觉得我们第一届是‘为了钱’,第二届是‘为了名’,今年这届是‘为了乐’!”7月26日,北塔区陈家桥镇李子塘村党支部书记廖增良说。

李子塘村曾是一个“老牌”贫困村,截至2013年底,该村1100多人中尚有217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14年以来,继打响脱贫攻坚战后,紧接着,该村又大张旗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迄今为止,该村仅剩3家脱贫监测户。2018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该村整合各方资金3000多万元,陆续建起350亩黄桃基地、300亩杨梅基地、150亩黄金柰李基地、100亩红柚基地和100亩休闲垂钓基地。

第一届“黄桃节”:盯着钱

2021年,经过4年辛勤耕耘,李子塘村的黄桃基地首次挂果,当年生产鲜果1万公斤。“2021年,我们一定要结束村集体经济为零的历史。”当年,村“两委”班子成员与全体村民齐心协力,在区、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成功举办了李子塘村第一届“黄桃节”。仅用不到1个小时,他们就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出产的1万公斤黄桃销售一空。

“村集体有了钱,从那一年起,村里开展公益事业建设再也用不着我们老百姓掏钱了,大家开始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甜蜜!”曾任李子塘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的北塔区农林水局干部尹颖回忆。2021年,李子塘村先后被授予“湖南省文明村镇”称号,列入“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行列。

第二届“黄桃节”:图个名

“我们村要想长远发展,不能只靠黄桃;也不能只靠系列精品水果,而是要形成一股推动乡村旅游整体发展的强大合力……”2022年,李子塘村党员干部召集群众在黄桃园里召开村民大会,决定在2021年的基础上,举办第二届“黄桃节”进一步扩大李子塘作为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品牌效应。

这届“黄桃节”举办期间,李子塘村民自家的院落空坪成为免费停车场,客厅成为游客歇脚纳凉的地方,男女老少成为节日志愿者。当年,该村出产的2.5万公斤黄桃再次迅速售罄。从此,“最美乡村李子塘”的美名,逐渐随着香甜的黄桃、古老的柿子林、漂亮的村部广场、现代化的农家乐等传遍四方。也就在这一年,该村村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5700多元,一举成为北塔区的“首富村”。

“我曾经长期在长沙打工。李子塘村成为网红村后,我回到村里,与人一起承包了村里黄桃基地的管理,还开辟了2亩鱼塘,现在我每年的纯收入不低于6万元。”李子塘村一组63岁的村民廖长寿表示。他现在除了在黄桃基地和鱼塘劳作,平时的任务就是带带孙子,尽享天伦之乐。

第三届“黄桃节”:盼份乐

“在强大的村集体经济和强烈的村民教育意识的支撑下,每一朵祖国的花蕾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陈家桥镇党委书记唐小海介绍。该村每天组织专人接送孩子上下学,组织专门队伍辅导孩子课余学习。

2023年,李子塘村黄桃基地预计产果6万公斤,村集体收入将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7月26日第三届“黄桃节”举行当日,李子塘村笑得最为开心的,当属该村二组村民雷雨。1986年出生的雷雨2012年从四川成都嫁到李子塘来时,伴随她的是娘家人的一片反对声,并从此双方断绝来往十余年。今年,在雷雨微信朋友圈的“诱惑”下,娘家人组成一个庞大亲友团,主动前来李子塘探亲。“看到我女儿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儿女双全,还有钱用、有车坐、有舞跳、有婆家人关心,我从心底里祝福她!”雷雨的母亲说。

眼见家乡再次举办盛大“黄桃节”,今年初中毕业的女孩陈紫怡抽空组织村里的大婶大嫂和姐妹们排练了一个青春热舞节目。“我们都是用心在跳,跳出自己的喜悦,跳出村民的激情,跳出我们祖祖辈辈的美好梦想!”陈紫怡眼中带光地说。

尽管当天烈日当空,天气炎热,陈家桥镇万桥社区文艺队毅然前往李子塘第三届“黄桃节”献演助兴。“李子塘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能够为他们的‘黄桃节’增光添彩,是我们的乐事。”该文艺队领队表示。

“我想,李子塘村明年举办第四届‘黄桃节’的时候,主题应该是‘圆场梦’!”北塔区委副书记、区长姚文娟说。

--> 2023-08-05 邵阳日报记者 马剑敏 袁光宇 通讯员 许丽慧 周阳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9196.html 1 李子塘:“黄桃节”三年“三级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