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6日

◆新片赏析

长安三万里 明月照古今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

李风玲

前不久,“追光动画”的新作《长安三万里》上映了。早就期待已久的我第一时间走进影院,领略“追光”的魅力和“大唐”的风采。将近三个小时的观影,时间虽长但毫不沉闷,其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既高潮迭起又舒缓有致。精美的画面,走心的配音,立体的人物,精良的制作,更是将观者带入了一场全方位沉浸式的视觉盛宴。

电影里精致唯美的画面,将大唐盛世的光辉尽显:长安的堂皇富丽、繁华似锦,扬州的流水小桥、夹岸桃花,梁园的山水生态、淳朴古风,边关塞外的铁血冰刃、万里黄沙……尤其李白逐美人、掷千金一折,只见一叶小舟随风逐浪,两岸桃花粉黛朦胧,真是行云流水、淋漓酣畅!

电影里呈现了灿若星辰的人物群像:李白、高适、孟浩然、崔九、汪伦、李龟年,甚至岑夫子、丹丘生,都在电影里一一出现。哪怕只有一个镜头的人物,也令人印象深刻。少年杜甫的灵动可爱,才子李白的豪放洒脱,岐王宅里的李龟年,江边送友的汪伦,他们在画面中一出现,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文就已经到了我们的嘴边:“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如果做不了诗人,那就做诗人的朋友吧!

整个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且给了我全新认识的人物,非高适莫属。对于“人人都会写诗的大唐”来说,高适留下的诗作的确不多,流传甚广的,似乎就只有那首《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他本是武将的后代,又生来自谦,他几进长安却屡屡受挫,虽报国无门但一颗爱国之心从未改变。他的正直耿介、温柔敦厚,也从未因为仕途的不顺而减弱分毫。安史之乱爆发,其后更有永王谋反,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的大唐终于看到了高适的光芒。他临危受命、奋勇杀敌,在屡次大捷中重定了大唐根基。官袍加身之时,他还不为人察地拯救了身陷囹圄的好友李白;边关大捷,他则把功劳默默留给了大将严武。不贪名,不争功,自古至今,一个国家最需要的,就是高适这样的人。

除却优美的画面,除却生动的人物,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也是整部电影的精魂。它们犹如一根无形的线,串起了整部电影。“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是王维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是崔颢的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是高适的诗。在《长安三万里》中,着墨最多的诗人,就是李白。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唐诗,《长安三万里》中都呈现了它们创作的缘起。看着电影,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诵。

受永王之乱牵累的李白在流放夜郎的途中,接到了大赦天下的信息。原本阶下囚,忽成自由人!李白的喜悦之情犹如奔腾的江水,瞬间迸发的灵感诉诸笔端,遂成一首千古绝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重获自由的李白,似要随着江风轻盈起飞,其内心的舒展放旷,犹如给诗歌扎上了翅膀。这是本片中呈现的最后一首诗,它将影片带入高潮,也将影片引入尾声。它犹如一道光,将整部电影照亮!

长安三万里,明月照古今。因为安史之乱,大唐遭重创,黄鹤楼被烧毁,长安也满目疮痍。但正如影片中高适所说:“只要诗在,黄鹤楼就在;只要诗在,长安就永远都是长安。”这个夏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影院,在《长安三万里》的光影中,领略浪漫的大唐,感受诗意的长安!

--> 2023-07-26 李风玲 ——电影《长安三万里》观后 ◆新片赏析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8705.html 1 长安三万里 明月照古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