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里大南山”浩瀚如烟、国家湿地公园白云湖小岛星罗棋布,高山流水玉女溪瀑布婉约迷人……江山如此多娇,城步分外美丽。城步之美,美在景色,美在歌声,亦美在文明……近年来,城步苗族自治县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大特色文化品牌创建力度,促进旅游业健康蓬勃发展。乘着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东风,有效促进文旅产业融合,绘制了一幅景美、人美、产业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打造了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样板。
用节会文化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居住着苗、汉、侗、瑶等29个民族,总人口28万,今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近年来,该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文化旅游”新路子,以文化旅游发展带动民族团结进步,实现文化乐民、旅游惠民,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民族团结之情契若金兰。
深挖民族文化资源,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城步苗族自治县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申请工作,该县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城步吊龙舞)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9个。此外,城步苗族自治县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和非遗“大集市”等文化品牌活动,让全县各族儿女在文化活动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扩大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同时,以山歌节、民族传统节庆日等活动为载体,让更多游客体验民族服饰、民族舞蹈、民族文化,以此促进民族相互交流融合。通过举办六月六山歌节,让八方游客在“享美食、赏歌舞、唱民歌”等活动中和当地各民族同胞共享共乐,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距离,通过“醉”美桃花节以及庆鼓堂、打泥脚、嘎友、酒粑节等民族节日,吸引周边县区群众前来参加,营造了良好的民族团结社会氛围,增进了各民族同胞的文化认同感和获得感。此外,民族体育和民俗文化融入城步每个村落:打陀螺、挤油尖、抢花炮等文体活动享誉省内外;打油茶、开歌堂、哭嫁歌、奏芦笙、答花话、设卡子等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通过节会进一步了解城步各民族的文化,感受各民族的开放、包容的氛围,并通过书籍、影像、抖音等方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广泛传播城步的苗乡文化。游客与城步当地人加深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节会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距离,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城步越开越盛、越开越美。”该县相关负责人说。
六月六山歌节成全国性节庆活动
“高山高岭种高粱,高粱酿酒自然香,好酒不过高粱酒......”7月18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大寨村。村内的一凉亭里,几位村民相聚,唱着当地的山歌,咏唱山水之美、表达丰收之喜。
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山歌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这里,山歌的种子不仅撒遍这里的每一处角落,也根植在每个人的心坎。这里处处可作歌场,人人会唱山歌。特别是“六月六山歌节”,苗乡各族同胞像过年一样,身着盛装去赶歌节。这天,城步苗乡侗寨成了歌的世界,舞的海洋。独唱、对歌、木叶吹歌、芦笙伴歌,形式不一而足。六月六山歌节又叫“六月半”,缘起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是当地最隆重的节庆活动之一,也是当地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传承千年的古老风俗。截至去年,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4届。
近年来,城步苗族自治县借力山歌节,紧紧抓住建设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和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契机,坚持节会搭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着力推动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有力提升了城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获评湖南旅游总评榜“年度旅游事件”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优秀节事奖,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城步因此跻身“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旅游百强县”“中国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山歌之乡”“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2022年,城步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46亿元。随着“山歌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六月六山歌节也从村、乡、县、市“六月六”山歌节,上升到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成为湖南四大节庆品牌之一,成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
2023·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暨湖南(城步)高山农业博览会定于7月23日开始,节会以“三湘农品汇苗乡·四海山歌上南山”为主题。这期间,举行2023·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暨湖南(城步)高山农业博览会开幕式及文艺晚会、“邂逅美品·悦动苗乡”高山美食音乐周、“聚话农博·筑梦苗乡”湖南(城步)高山农业发展研讨会暨高山农产品展销会、“乐享生活·畅游苗乡”湘桂风情精品旅游推介会、“悠游南山·凉夏苗乡”避暑休闲体验活动暨首届南山星空露营活动五大主题活动。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丹口镇桃林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如今,这个落后的小山村早已旧貌焕新颜,村级产业蓬勃发展,旅游建设热火朝天,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桃林村的变化始于城步积极推动文旅结合。桃林村因桃林得名,村里遍布着一万余株桃树,走进村里仿佛走进了“桃花源”,是发展乡村旅游、体验农村生活的理想之地。桃林村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以桃花为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赏花渐渐火热起来,随之衍生出水上乐园、苗族文化表演、农家乐、民宿等产业,一个以桃林为核心,集民俗体验、生态观光、户外运动、娱乐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景点已初具规模。桃林村从一个贫穷小山村蝶变为年综合旅游收入达800多万元的旅游名村。如今桃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6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5万元以上。
城步苗族自治县立足文旅融合,突出体验“乡野风、农家味”的乡村游特色,着力发展集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的乡村田园休闲旅游新模式,推动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
在城步,因文旅融合而蝶变的不只是桃林村。茅坪镇金兴村曾经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打造“荷花风光长廊”,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扭亏为盈,从一个贫困村成功蜕变为乡村旅游“明星村”。去年,为进一步守牢耕地红线,该村率先打造全县第一个彩色水稻观赏种植基地,同步引进太空蔬菜种子,打造高科技农业观光旅游基地。通过发展稻鱼综合种养基地,继续为乡村旅游吸引人气,留住客人。据悉,金兴村还建有苗乡文化走廊1处,水上乐园2个,1个党员教育学习基地。预计今年金兴村水稻产量将达到12万公斤,吸引游客38万人次,旅游产业收入将达到4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50万元。
六月六山歌节等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带动了城步产业的发展。在该县兰蓉乡水源村,村里兴办南竹生产加工车间1座,种植药材50亩,建设大棚蔬菜200亩。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创收28.8万元。而在整个城步苗族自治县,清洁能源产业加速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装机超过40万千瓦。牛羊乳业稳步发展,奶牛、奶山羊数量分别达到1.2万头、8000余头,形成“南牛北羊、牛羊并举”乳业发展格局。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130余家,其中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奶香、茶香、菜香、果香、竹香“五香”产业持续发展,去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1亿元,增长4.9%。
下一步,城步苗族自治县将继续依托丰富的山水文化资源,将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擦亮特色名片,全域推动文化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提高村集体收入,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